第755章

但是贾充不在意,这个狗屎的朝代毁灭了也无所谓,只要贾家的人能够过得幸福就好。

贾充又喝了一口热茶,笑着。当年他调查了胡问静的经历之后第一时间就有了一些奇妙的熟悉感觉,胡问静与他真是像啊,不过胡问静的开局比他还要惨,他至少还有固定的朝廷的亭候的俸禄,胡问静直接就是个快要饿死的乞丐了,但是胡问静与他一样在绝望中抛弃了一切真善美,走上了邪恶的道路,一无所有就拼尽所有。要么就成为大魔王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要么就早死早投胎,下辈子做一颗有点阳光就灿烂的小草。

贾充看着胡问静和小问竹打打闹闹,恍惚间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和弟弟贾混。他笑了笑,胡问静果然与他一样只能孤单的在这狗屎一般的世道中挣扎啊。

贾充定了定神,道:“你想要更多的流民只怕不行。朝廷的政策是抽调长江以南的原本吴国的人口充实中原,一来中原人口太少,没有了以前的繁华,二来吴国刚刚被吞并,人心不稳,将长江以南的人口抽入中原也能稀释吴国的造反力量。”

他知道这些事情胡问静多半知道,但他必须解释清楚:“司马家的废物们虽然心思都在争夺皇位上,此刻无暇理会荆州,也不愿意为了荆州与司马炎起冲突,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但是暗地里搞点小花招不让人口向南方迁移却是太容易了。”不论从朝廷法令还是从朝廷大局,禁制中原人口向南迁移简直占据了所有的道理。

胡问静点头,她已经猜到了司马家的王侯不动声色的阴了她一把。关中上万百姓千里迢迢的迁移到荆州是多大的动静啊,上万百姓所过之处可谓是路人皆知了,只怕人人都在谣传荆州遍地是黄金,不然怎么会有上万百姓从关中千里迢迢的投奔荆州呢?这类理所当然存在的谣言之下理应有很多关中和沿途百姓起了投奔荆州的心思的,起码司州上洛郡一带的贫困地区会有很多快要饿死的人心动,决心去遍地黄金的荆州搏一把,在半年之内陆陆续续的投奔荆州。但到现在为止竟然一个都没有。这其中若是没有官府出面强行制止那根本解释不通。

胡问静沉吟道:“人口只能慢慢来,我现在最迫切的是需要给手下封官。”军队可以假借着仆役的名称养着,唯一的区别就是朝廷不出军饷而已,她血洗了荆州门阀之后暂时不缺钱,但是一群手下都是打着“荆州刺史仆役”的名号在办事,忠心度会不会流失且不说,这办事的时候也很不方便,更需要担心朝廷的正式官员到了荆州,她总不能再次杀了官员吧?前一批官员铁了心与她做对,屁股又不干净,她杀起来毫无负担,新来的官员搞不好就是被朝廷当做炮灰的寒门子弟,她若是毫无理由的杀了那些人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至于“收服那些新来的官员”这种脑残才会想出来的主意,胡问静压根就没想过,她两辈子都没有点亮魅力,凭什么认为新来的官员会被她收服?她还没脑残到这个程度。

贾充捧着茶杯,茶水已经渐渐的凉了,这温度刚好暖手。他道:“有点难度,但是可以试试。”吏部尚书的位置至今还空着,各方势力都想拿下该位置,结果反而谁都拿不到。趁此机会或者还能动一些手脚,但是首要的就是胡问静的牌子过硬,因为他的牌子已经不太顶用了。

胡问静摇头,在朝廷百官的眼中她的牌子差了十七八级呢。她有其他图谋,道:“胡某直接找司马亮要官位,要兵权,司马亮此刻一定会以为若不给我甜头,我一定会投靠其他人,但是不会给我太大的好处,免得像个冤大头,多半会给我几百士卒的兵权,再允许我推荐一些县令之类的小官。”大缙朝的武将真是憋屈了,除了边关的将领手中有兵马,像胡问静这类在大缙腹地待着的将领依然要严格遵守大郡衙役士卒一百人,小郡衙役士卒五十人的狗屎规矩,手下没有一支嫡系的进队。

胡问静看贾充:“然后,贾太尉就公然联系一些司马家的王侯一起反对,司马亮一定不愿意第一次向地方伸手就被打脸,说什么都要挣面子,极力的办成这件事。”

“若是运气好,司马亮以为这是所有司马家的王侯联合起来打压他,影响他成为皇帝的重要手段,搞不好司马亮就会玩命的办成这事,还要加大力度,搞不好胡某不但可以推荐县令,还能推荐几个太守。”

贾充笑了,轻轻地摇头:“你是真的把司马家的人都当成了蠢材?”他认真的道:“问静,你太看不起司马家的一群王侯了,司马家的人搞阴谋诡计可是一把好手。”别的不说,司马玮诛杀太子司马衷、司马攸和诸王逼宫,这两手玩得真是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