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页

陈立夫可不愿意自己的政绩最后被人都抢光了,而一旦出了问题,负责人又是自己。

北岸开发计划,和之前的第二工业区开发计划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性质都不同的。

陈立夫更加愿意以上海一力推动并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愿意捅到江南道乃至中央去。

最后,倒是上海码头公司那边的人,向陈立夫提出了一个方案,说是效仿当年的码头建设计划,他们上海码头公司可以出资修建这一座大桥,但是为了收回成本,他们需要获得吴淞江大桥南北两岸的部分地皮进行开发。

这个提议倒是让陈立夫有了兴趣!

用附赠地皮的方式推动基础建设,这已经是有所先例的了,这么搞倒是不会有什么政策风险。

但是上海码头公司,说是码头公司呢,但是拥有的地皮已经是非常多了,黄浦江两岸十多公里的沿江地带,都是他们公司的地皮。

陈立夫也不愿意继续让该公司做大,更不要说上海码头公司的管理层胃口太大,想要把南北两岸的大批地皮都一口吞了,吴淞江大桥南北两岸的区域,光看地理位置就知道,这些地皮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这些地皮开发出来,经营数十年的话,收益可不止区区五十万两银子。

不过上海码头公司的提议,倒是让陈立夫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用地皮换投资,这买卖做的,不过却是不能让上海码头公司来搞,同时也不能让什么民营企业来搞,毕竟这些地皮都是属于官田,属于帝国资产,出让给民营企业说不过去。

不过倒是可以新成立一家官办企业,把地皮划给他们,然后让他们用这些地皮去申请贷款,用地皮的商业收益去偿还贷款。

想到了这一层后,陈立夫就是仔细研究了一番上海码头公司的先例,然后就是指示了上海特设县财政部门,直接注册成立了上海桥梁公司。

并且给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划入了一大片南北两岸的地皮。

如此,这家公司虽然一毛钱现金都没有,却是拥有了大片的地皮,北岸的那些未开发的地皮暂且不说以后的潜力有多大,但是南岸的地皮却都是值钱的很。

因为南岸的地皮,都是属于商贸区,如今商贸区的地皮价格可是非常高,而这一片地方,也就是属于北端滩涂位置,之前乃是属于江南纺织公司的仓库,不过江南纺织公司也只是租用了这片地皮而已,因为一整个商贸区的地皮,都是属于官方的,只租不卖。

这片地方,如果把吴淞江大桥建设起来,同时北岸也开发起来的话,作为连接北岸的桥头堡,其商业价值自然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