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蔺兰颐回过神来,福身见礼:“小女见过王爷。”

其余人也纷纷近前见礼。

朱元璋示意众人免礼,没看别人,只向前一步,同蔺兰颐道:“母妃在的时候,同蔺家伯母交好,只是那时候本王年幼,记忆不深。日前本王翻阅母妃留下的旧物,其中夹杂有蔺家伯母的书信,问了母妃身边旧人,才知道母妃不仅与蔺家伯母私交深厚,还曾经与蔺家伯母口头定下婚约,只是不想蔺家伯母去的突然,母妃也是寿年不永,再后来蔺家伯父辞世,此事便搁置了下去……”

先璐王乃是仁宗皇帝嫡子、宣宗皇帝胞弟,身份何等尊贵,就藩到了洛阳这地界上,绝对的万人之上,他的王妃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第一夫人,言行举止、交际往来都备受瞩目。

当年先璐王妃与蔺大夫人订下口头婚约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在少数,洛阳本地上了年纪的命妇们都有所了解,蔺大夫人的陪房更是一清二楚。

只是那毕竟只是口头约定,没有文书下聘,更没有交换信物,蔺大夫人去世之后,没过两年蔺家大爷也去了,璐王妃也因病辞世,少了内宅夫人之间的情分,王府与蔺家的往来也逐渐淡了。

蔺兰颐早就知道这事,只是王府那边这些年都没同蔺家走动过,叔父叔母又不敢贸然攀附,她一个闺阁女儿家,难道还能主动登门,说多年前璐王妃曾经跟母亲约定,叫世子娶自己为妻?

一个不好,就会自取其辱,贻笑大方!

蔺兰颐无心去攀这门亲事,却不成想今日璐王竟找到了跟前,再去想山门前二人遥遥对望、视线交汇时的场景,一时又羞又窘,心头还隐约掺杂了几分欢喜与庆幸。

女孩儿家要脸面,这些个话她没法说,只微微低着头,眼睫在脸颊上落下两道浅淡阴影,声音婉和的有些模糊:“原来如此。”

毕竟是前世夫妻,朱元璋察觉到了她隐藏在细微之处的羞涩与喜意,心头松一口气,暗暗欣喜,不觉轻笑起来:“我从前还不知此事,那日问过母妃身边侍奉的人,方才得知这段旧事,想着既是尊长有约,做晚辈的岂能不从?再差人去打探,知晓蔺姑娘还未许配人家,又临近蔺家伯母忌辰,便打算先来此祭拜过蔺家伯母,再去蔺家提亲,不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竟在这里碰上了!”

蔺兰颐到了年纪,也曾经想过自己的终身大事。

全然交付到叔婶手里?

怕不是觉得前半生过得太顺,想给后半生加点坎坷波折。

请外祖家去相看?

偏生外祖家在别处,两个舅舅又外放江南,没什么合适的人选不说,即便是真有了合适的,怕也得远嫁。

自己去相看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