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2章

茶馆中,那妆容稳重又飒爽的杨姓中年女子与众人相约上京城告御状,而后告辞回到了家。

家人责怪她:“何苦为了不相干的人告御状?当今陛下可不是讲理的人。”不论是“污妖王”的外号,还是胡问静的所作所为都透着野蛮不讲理的信息,与胡问静讲理绝不是什么好主意。

那杨姓中年女子惊愕地道:“我怎么可以不参加?”她无奈地看着愚蠢的家人,道:“我家与李家关系莫逆,李家是一定会去京城告御状的,我若是不跟随,以后如何与李家打交道?李家可以好几个在县中为官的族人,我家的富贵都在李家的手中。”

家人更惊讶了:“李家为何一定会去京城告御状?李家可不是热心公益之人。”外人不知道,他们怎么会不知道李家的德行?

那杨姓女子更加惊愕了:“李家有一个儿子!”

家人一怔,终于懂了,李家的儿子比那个遂宁(轮)奸女子的十三岁歹徒好不了多少,甚至犹有过之。李家若是不推翻了十三岁歹徒被凌迟的案子,天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就是李家的宝贝儿子被凌迟了。

县城的另一个宅子中,某个男子告诉家人:“我家必须参与上京城告御状。”

一群家人皱眉,李家有金枪小霸王,杨家与李家关系莫逆,我家与李家杨家都没什么牵连,瞎凑什么热闹?风险明显比收益高。

那男子苦笑:“我家现在没有金枪小霸王,可是我家以后会有啊。”他家在县城内算不上大家族,但也是有头有脸的,家族之中难保会出现一大群纨绔子弟金枪小霸王,难道刀砍到身上才知道痛吗?必须未雨绸缪。

……

另一个县城之中,一家人聚集在宅院之中神情惊慌。

“如何是好?”不时有人惊恐地问道,却没人能够答复。

榆林铁笼女案已经杀了几百人了,听说周处不肯罢休,不仅仅参与的人,知情不报的人也尽数杀了,手段之残忍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有人大哭:“我家一定……”

其余人脸色惨白。他家不在榆林,他家在中原,但是不代表中原就没有类似的铁笼女,这世上没有铁笼有铁链,没有铁链有木笼,没有木笼有地洞,没有地洞有打断腿,这种事还少了吗?看大楚朝通告天下的架势定然是要在全天下严查了,他家作为知情不报人士怎么可能逃得过屠刀?

一个男子厉声道:“哭什么?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他看着一个个家人,厉声道:“告御状!推翻周处的判决!”

若是任由朝廷继续严查和追究下去,总有一天轮到自己,无论如何必须拦住!

……

某个集体农庄之中,一群人默默地种地,眼神却不停地看一个男子。那男子厉声喝道:“看我干什么?我是花了三百文买来的!”

以前一个村的人都知道他的老婆是花了三百文从外地买回来的,如今榆林铁笼女案死了不少人,听说凡是买卖妇女儿童的人都要砍头,好些人怀疑这个男子多半也要被杀了。

那男子额头青筋直冒,厉声道:“买人有什么错?哪个地主老爷家里没有买来的奴仆?我买个婆娘又哪里错了?”周围好些人帮腔:“对啊,我们买个婆娘有什么错,难道只准地主老爷买奴仆,不准我们买婆娘吗?官老爷也不能办理冤案!”

集体农庄的兔舍之中,一群妇女围着一个女子劝着:“孩子都生了八个了,还能怎么样?……人家对你也不错……就这么过下去好了,嫁给谁不是嫁?……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要惹是生非……”那女子只是低着头,心里既不气氛,也不激动,被拐卖后的生活起初像是醒不过来的噩梦,但时间久了,她已经麻木了,已经有了八个孩子了,她就算告了官又能怎么样?她还能回去吗?没了丈夫后她还能怎么样?想到未知的明天,她竟然有些惊恐了。

一群劝解的妇女看着那女子的神情,心中已经有数,又是一个可怜愚蠢又懦弱的女人,以后可以放心了。

……

府城的学堂中意外的没有传出郎朗的读书声,教室中并没有夫子,唯有一群学子聚集在一起喧哗。

“那些人渣该死!”一个学子厉声道,洛阳是天子脚下,敢在天子脚下轮(奸)妇女并杀人灭口就是造反,杀了那些人渣理所当然。

一群学子点头,心中充满了正义感,与那些禽兽人渣相比,他们的道德品质高到了天上。

另一个学子大声地道:“可是,这‘益州遂宁团伙强迫少女卖(淫)案’、‘甘孜沪定县衙役杀人案’就有些过了。”

一群学子用力点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朝廷官员也必须按照朝廷律法做事,遂宁案、甘孜案、榆林案显然都不该是死罪,或者至少不该是全部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