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5章

“本县格物第一人”的称呼应该来自学堂的格物夫子,她上次特意敢去集体农庄的学堂请教格物题,结果反而把夫子难住了,最后成了她解答学堂夫子的格物疑惑。既然那杨子桐说出了“比学堂夫子还厉害”的言语,可见杨子桐定然是去了学堂,因此才会知道了她。

萧笑微微苦笑,这“本县格物第一人”来得真是容易啊,她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本县的“童生试”她肯定过了?或者可以再大胆一些,本郡的“秀才试”也有些把握了。

那“君子之风”也有了些头绪。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敝帚自珍,不愿意将学识交给他人的士子比比皆是,而这科举更是将所有人放在了竞争对手的位置上,教会了他人就是为自己增加对手。

萧笑苦笑着,天地良心,她从来不觉得学识有必要互相遮掩,学识是自己的,教会了别人自己又不会少了分毫,她还一直羡慕那些门阀中的贵女贵公子可以聚在一起讨论学问,吟诗作对呢,若不是格物道实在无法“风雅”,她早就举办“数学社”,“赛格物会”等等聚会了。

萧笑将礼物放在了案几上,也没兴趣打开来看,只看外观,那杨子桐准备的似乎极为充分,规规矩矩的四色礼品。她又有了新的念头,杨子桐为人处世都在她之上,如此之人的儒学功底定然在她之上,若是科举考儒学,她极有可能给杨子桐提鞋都不配。

进入大楚五年以来,萧笑第一次欢畅地笑了。格物道将家境普通,没有机会深入研究儒学的她与那些儒学高人硬生生地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那些多年来苦读儒家,拥有深厚儒学根基,她往常需要仰望的人极有可能比不上她的。

萧笑握紧了拳头,看着蓝天白云,低声道:“我是本县格物第一人!”她充满了信心,她的人生将会在格物道,在科举制度下打开崭新的一页。

……

杨子桐回到了家中,仔细地回想萧笑解释题目的过程,每个细节和考虑角度了然于胸,自觉已经彻底搞懂了这一类题目。他随手拿起格物道书本,开始计算另一道类似的题目。然后,他竟然又一次茫然了,为何他又做不出来?

杨子桐有些颤抖了,想到了一个极其不妙的可能。他飞快地往前翻书本,找到了几道题目,这是他在集体农庄的学堂请教夫子后自以为已经搞懂的题目。

他提起笔缓缓地解题,竟然发现几道题中又有一道题他完全解不开。

“啪!”毛笔落在案几上,墨水四溅,雪白的纸张污了一片。

杨子桐满脸铁青,难道不该是一理通,百理明吗?为什么他明明已经懂了,却又做不出来?他悲愤地握紧了拳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书房外,杨子桐的

家人悄无声息地退开,到了外堂。

“子桐……”那家人有些说不下去。

“子桐又遇到了瓶颈了。”杨子桐的爷爷淡淡地道。

家人们默然,这格物道太难了,而他们又无法指点,只能靠杨子桐自己琢磨。

杨子桐的爷爷冷笑着:“老夫早就说了,子桐不是这块料。”他看着不以为然的家人们,淡淡地道:“是啊,你们觉得我老了,胡说八道。子桐是我家最杰出的人,怎么会不是这块料呢?学富五车的子桐不是这块料,还有谁是这块料?我这个老头子学识比子桐差远了,这杨家在老夫手中折腾了三十几年也没能再次成为门阀,就我这废物的模样,也配点评子桐吗?”

一群家人急忙摇头,怎么会呢?爷爷指责孙子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杨子桐的爷爷看着一群唯唯诺诺的子孙,叹气道:“你们到现在还没没有看明白吗?这四书五经学得越好,越是看不懂格物道吗?”

众人大惊,然后又理解地看着老人,老头子老糊涂了,胡说八道呢。

杨子桐的爷爷嘿嘿地笑,手指悠悠地敲着案几,这张梨花木的案几几乎是杨家留下来的唯一门阀时代的物品了,其余东西但凡能够卖的早已卖掉了。他微笑着,道:“儒家之道,在于意会,比如‘羊羔跪乳’,简简单单地四个字就将孝道拔高到了不遵守就是禽兽不如的境界。”

一群家人看着老人,不觉得羊羔跪乳有什么错了,如此美好伟大的孝就该传万万年。

那杨子桐的爷爷笑了:“可是,羊羔跪乳与孝敬父母有个P的关系!一切与孝有关的念头都是我们自己联想,自己赋予的,第一个人说羊羔跪乳是孝,大家都跟着说这是孝顺了,第一个人若是说羊羔跪乳是不孝,是巨婴,这么大了还要喝乳,后人是不是都说羊羔跪乳是不孝了?这儒家的一切都是牵强附会,心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