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6章

大乱,然后拉一派打一派,合纵连横,世界风云大变。”

贾南风再次嗤之以鼻,要是她是小问竹的年纪,她现在就做鬼脸嘲笑胡问静,纯粹胡说八道。

胡问静脸皮很厚,坚决没看到,继续道:“李耳是周朝‘守藏室史’,就是国家档案管理员了,他每天没事做就看历史打发时间。五百年前大家都吃人,四百年前吃人的国家都灭亡了;三百年前都说地震就是君主失德,国家就要灭亡,两百年前地震的国家没事,没地震的国家灭亡了;一百年前种桑树能够发财,种小麦的都是白痴,五十年前种桑树的国家普遍饥荒,小麦价格涨了一百倍,种桑树的人都饿死了,种小麦的都发了大财。如此种种,国家兴衰,思想更替,人间百态,在他眼中时间空间都只是书上的文字。”

“看得多了,李耳就有了自己的是非价值观,什么东西可以一时兴旺,什么东西可以兴旺几千年。他的眼中只有恒古,没有目前。只有可以运行几百年几千年的道理,没有国家的兴起和灭亡。”

胡问静道:“所以,道家看世界的角度是脱离人世的,道家是从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宇宙的角度看世间万物,以及从万物生命的角度看宇宙。”

她笑道:“在道家眼中男女不分贵贱,只有阴阳平衡;生命没有贵贱,只有不同的体验;帝王不分残暴和仁厚,只有社会的运转是否正常。”

胡问静收敛了笑容:“朕喜欢道家,因为朕的眼中没有仁义道德,这些东西太短暂,朕只想执行更久远的思想。在朕看来,过去五百年,未来两千年,世上王朝无数,但其实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做公平,一个叫做自由。”

“一百个人一百个馒头,一人一个是公平。”

“一百个人一百个馒头,力气大,朋友多,爹妈好的人拥有九十个馒头,这是自由。”

“朕穷得叮当响,所以朕的屁股决定朕推行公平。”

“从视角上说,公平的思想其实就是穷人和弱者的思想,这也没错。”

一群官员眼神复杂地看着胡问静,没想到胡问静的心态如此扭曲,身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竟然还是小百姓思想,这是病,得治!

去泰深深鞠躬,神情镇定从容,揭开了胡问静厚待道门的原因。无非是胡问静不是人,脱离了人类的视角看世界,并且用暴君的心态强行要求所有人与他一样用道家墨家法家的心态看世界而已。道家碰巧与胡问静的心态有重合之处,虽然依然是无功受禄,但是终究事出有因,有的是办法衡量胡问静的心有没有变化。

去泰微笑着,道门只要把精力放在工部,这道门的未来就会有最低保证。

戴竹心中大定,看胡问静的眼神都变了,以前觉得胡问静太残暴,做事喜怒无常,不讲礼仪,如今再反过来看胡问静的言行立刻清晰明白了。胡问静的处事原则极其简单嘛。她微笑着,走路都仿佛更有力气了,只要牢牢地跟随胡问静,坚定地,推行公平,全天下的百姓就会都有饭吃。

戴竹心中对自己有些埋怨,真是笨蛋啊,集体农庄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粮食产量,大家都有饭吃,不会饿死啊。她怎么就忘记了呢,若是早想起来,早就知道胡问静的原则是什么了。

她脚步轻快,甚至有些跳跃。大家都有饭吃的念头真好!虽然一百个馒头一人一个的分配有些粗暴,有人不劳而得,有人做得多吃得少,有人胃口大不够吃,有人胃口小吃不完,诸般瑕疵数不胜数,但是怎么都比饿死九十个人好。

戴竹下定了决心,只要荆州系的官员坚定不移的推动粮食亩产,推动社会前进,那么一百个馒头就会变成一千个馒头,总会有所有人都吃饱的时候。

荀勖冯紞等人微笑着上了马车,窗帘放下,脸上立刻没了笑容。

冯紞道:“以后只怕……”

荀勖缓缓点头,道:“动作快点!迟则生变!”

这些隐晦的言语不是荀勖和冯紞要造反,而是他们在今天清楚地得到了胡问静的警告。

大楚朝不会存在门阀了,不论这个门阀是早早投靠胡问静的小门阀还是贾充系的大门阀。胡问静为了实现“公平”的目标不会允许任何一个门阀存在,也不会吝啬杀人。

大楚朝的门阀世家最好早早地解散、分家、摆脱、停止使用“门阀”的称呼。

荀勖看着额头冒着冷汗的冯紞,笑道:“放心,哪怕我们不解散门阀,陛下也不会杀了我们的。”

冯紞点头,心情渐渐平复,道:“不错,陛下不会因为门阀杀了我们的。”

今日的会谈透露了海量的信息,有一点就是胡问静是个念旧念功有良心的人,做不出以门阀为借口杀了贾充系豪门大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