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卫瓘笑了:“哦?殿下果然才思敏捷。”示意司马攸,司马冏是不太理得清朝廷大事,但是司马冏才十几岁啊,单纯些又有何妨?

司马攸露出微笑,是自己心急了,他在于司马冏相同的岁数的时候绝对没有司马冏聪明能干。

司马冏见父亲和卫瓘都微笑着,受到了鼓励,认真的道:“不管胡问静的来历是什么,胡问静能够出风头无非是几个原因。”

他弯曲着手指:“胡问静是大缙朝第一个女官。”

“就凭这第一个女官五个字,胡问静就吸引了太多人关注,若是有一个男子做出与胡问静相同的事情,可会得到相同的关注?”

司马攸和卫瓘微笑着点头,司马冏的想法果然幼稚了些,“大缙第一个女官”可没有给胡问静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益,一个九品秘书令使很了不起吗?有谁会关注一个九品官。

司马冏继续弯曲第二个手

指:“出身平民。”

“大缙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胡问静能够得到无数人的支持就是因为她是寒门子弟,无数下层官吏和百姓把她当做了自己人,天然的支持她,认为依附胡问静可以出人头地。”

司马冏的嘴角带着一丝不屑,却又无法否认。荆州有一大群草根百姓越过“乡品”而成了县令,这奇迹一般的遭遇足以让无数屁民疯狂的聚集到胡问静的身边,这屁民虽然都是垃圾,但是聚集的多了,终究会冒出几个人才的,张华不就是屁民出身吗?

“谁知道胡问静这篇勾践灭吴是不是投靠她的平民写的?或许我等只是想多了,胡问静就是一个不认得几个字的平民,但是身边恰好有一大群有才华的平民而已。”

司马冏认为这个可能性最大,胡问静才十几岁,哪怕从娘胎里开始看书又能看得几本?没道理看过冷门的勾践灭吴。胡问静身边有一大群鸡鸣狗盗之辈为她出谋划策才是最合情合理的推测。

司马攸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蠢货儿子没有蠢到家。胡问静身边有超级谋士的可能性比胡问静其实姓曹姓孙什么的大了几百倍。胡问静身边的超级谋士倒是很有可能姓曹姓孙姓刘的。

司马攸微微后悔,当年灭蜀、平吴、篡曹的时候就该四处追杀斩草除根的。

司马冏继续道:“这第三个原因,就是胡问静成了一方大员。”

“若是胡问静只是洛阳某个衙门的九品官,能有这么多人看好她?若是胡问静是礼部尚书工部尚书,能闹出这么多事情?若不是胡问静是荆州刺史而不是雍州刺史益州刺史,我都要以为胡问静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了。”

司马攸缓缓点头,胡问静已经是封疆大吏了,若他是寒门子弟或者曹家、刘家、孙家的余孽,他也会看好胡问静,大力的支持胡问静。

司马冏道:“大缙第一个,甚至是唯一一个女官、平民子弟、封疆大吏,这三条才是胡问静能够在本朝如日中天的原因。”

司马攸点头,虽然司马冏的言语夸张了些,胡问静怎么就如日中天了?但是道理没错。他也有些明白蠢货儿子想要干什么了。

司马冏盯着司马攸和卫瓘,大声的道:“若是有一个与胡问静相同的人呢?若是胡问静不是唯一,那么她还会有如今的声势吗?我们还要担忧她的背景,她的图谋吗?”

司马冏充满智慧的笑了:“父亲,我对胡问静没有什么偏见。胡问静与我有些小过节,但是不值一提。我没想杀了胡问静,也不觉得有必要杀了胡问静,胡问静就算心有异志,大缙朝的军队都在中央,荆州无险可守,又近在咫尺,本朝弹指间就能平定了她。”

“我只是想要让胡问静老实些,朝廷已经够乱了,莫要再捣乱了。”

司马冏的这句话说到了司马攸的心坎中,司马攸微笑的看着司马冏,等着司马冏最后漂亮的一击。

司马冏严肃的道:“所以,我认为只要朝廷再任命一个平民女刺史,这胡问静的三个优势都将不是唯一,胡问静的风头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即使不能一蹶不振,也会不复往日雄风。”

司马攸听着这胡乱使用的成语,微笑点头:“好!不愧我家麒麟儿!”司马冏努力矜持的微笑,但谁都看得出他得意无比。

司马攸与卫瓘对视,司马冏压根没搞清楚他们头疼胡问静的原因,妄自认为是胡问静风头太强劲,压住了其余辅政大臣的风头,想起来的办法更是完全不靠谱,充满了不明世事的异想天开。

但是,稍微修改一下竟然有神奇的效果。

司马攸对卫瓘道:“再封一个女刺史是绝对不行的……”这是说给司马冏听的,以为朝廷的刺史是大白菜,见人就给一个?“……但是可以在县令是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