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胡问静只怕不是胡家女。”卫瓘冷冷的道,若胡问静只是个平民乞丐,怎么能够懂得这么多东西,怎么可以在朝廷中游刃有余?

司马冏抖了一下,只觉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道:“谯县……难道胡问静其实姓曹?”

司马攸和卫瓘沉默不语,不好说。

“只怕要多盯着点胡问静。”司马攸一字一句的道,头疼无比。他以为司马家的天下传给一个弱智痴呆儿肯定会坏了大缙朝的天下,不如由自己当皇帝更加的可以确保延续司马家的荣光,可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无比,司马家的猫猫狗狗都蹦出来争夺皇位。他轻轻的揉了一下额头,为了能够让大缙朝的朝廷稳定延续,他已经牺牲了很多东西了,眼看朝廷在狗屎一般的“辅政议会制度”之下渐渐有了起色,忽然胡问静透出一股不该有的王八之气,这大缙朝的灾难到底有完没完?

司马攸不在意胡问静在荆州杀人放火,杀一些平民算得了什么?石崇当年杀得人也不少,荆州有作乱吗?他很高兴胡问静在荆州为非作歹。胡问静越是像个不考虑名誉,不考虑百姓疾苦,不考虑民心向背的纨绔蠢货,这司马家的天下就越稳固。

司马攸可以拿自己的脑袋保证,他可以容得下司马炎的三个儿子和托孤重臣将荆州变成人间地狱的,司马家两百多个王侯之中不把人当人的多了去了,这种人只追求个人的享乐,不想造反,也没资格造反,对司马家而言这比什么都好,不就是死几个平民吗?长江以南这种蛮荒之地就算所有人都死光了也无所谓。

但一向肆意妄为的胡问静开始禁止杀女婴了,司马攸虽然不怎么在意禁止杀女婴,也认为胡问静禁止杀女婴是多管闲事,但他不能否认这是仁政,也是一个信号。

胡问静一改以往毫不在意名誉的姿态,开始在荆州刷名望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胡问静、司马炎、贾充有了新的计划?

司马攸忽然意识到,他真的不该任由胡问静杀光了荆州的门阀和官员的,这真空一般的荆州竟然是个毫无顾忌刷名望的完美副本!

司马攸若是与胡问静易地而处,没有朝廷的掣肘,不担心会被调任,所有官员都是自己的嫡系,身负好几重光环,他一定会在荆州疯狂的做各种“道德上崇高无比”的事情,什么洪灾的时候在第一线救灾,什么大旱的时候跪地求雨,什么建立无数学校让百姓识字,什么给老年人免费的餐饮,什么收养孤儿,然后找人写成上下集,找几百个说书人在京城日夜不停的说,这名望其实不是刷刷刷的上去了?这还是“有耻”的做法,若是他干脆不要脸胡问静一定会不要脸!,那么他还可以事后诸葛亮,比如大旱降雨之后说那是自己求雨的功劳,比如今年没发大水就说是自己杀了蛟龙,比如粮食丰收就说去岁饿死了几百万人,但自从自己当刺史后就没有一个人饿死。

三人成虎,难道几百个说书人天天说还不能刷爆了声望?

有偌大个荆州在,难道还找不出无数“真实”的高大山的事情宣传?

司马攸很是担忧,在荆州可以毫无节制的狂刷名望的胡问静会不会刷出一个整个大缙的人加起来都无法比拟的超级名望?

看看这高大上的“禁止杀女婴”,司马攸认为胡问静成功洗白,登上大缙朝第一善人、第一道德完人、第一圣人的时间指日可待。

然后,胡问静会不会吸引了无数不明真相的门阀子弟投靠,然后成为大缙朝的权臣呢?若是司马遹依然是皇帝,胡问静会不会成为又一个权倾天下的“胡太尉”呢?

若是朝廷平静,司马攸丝毫不畏惧胡问静刷名望的手段,刷名誉本来就是你知我知的手段,胡问静能够刷,他就能够破解,就算胡问静刷名誉的手段牛逼无比无法破解,司马攸也能控制胡问静的官职,绝对不给胡问静权力。可是如今的朝廷之中有几十个猪队友,司马攸实在不想去试探猪队友的脑残的底线,他宁可将“胡太尉”扼杀在萌芽当中。

只是,司马攸又该怎么做?

他很想直接将胡问静调回京城,就不信胡问静在京城还能作出什么事情来。可是胡问静牵扯在司马炎、四十九个辅政大臣之中,各种明面上的盟约、背后的密约多得数不清,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哪里是可以不管不顾就调动职务的?

司马冏忽然笑了:“父亲,我倒是有一个对付胡问静的办法。”

司马攸皱眉,这蠢货儿子都没搞明白他担忧胡问静什么,就敢说想出对付胡问静的好办法?他脸色微微一沉,就要呵斥司马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