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为何要春日与冬日?

自然是因为这腌笃鲜中的主材——笋子。

冬日有冬笋,春日有春笋,都是腌笃鲜必不可少的主食材。

腌笃鲜各地随着风俗习惯的不同,时人的做法也有着些许的不同。各家关于腌笃鲜的做法上也能吵出三天三夜来。

有的地方会以咸鸡或者风鹅加上猪肚来做,别有一番滋味。

有的用咸肉,有的用火腿,有的加排骨,还要人为了好看再加上几道的莴笋。

所谓“腌笃鲜”,这菜名乍一看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是腌制了什么“笃鲜”的食材?

实则非也非也,“腌”指的是咸肉,“鲜”指的是新鲜的肉与竹笋,“笃”之一字,在江南话中是小火慢炖的含义。

小火慢炖,恰似锅中咕嘟咕嘟的声音。

古人李渔盛赞笋为“蔬食第一品”,笋最为雅,肉最为俗。

但他说“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而但觉其鲜之至也”,那俗气无比的猪肉,却与最为清雅的笋子乃是天生一对,完美搭配。

肥猪肉与笋,乃是天生的绝配。

就像是眼前的这一道腌笃鲜,五花肉与滚刀块的笋子交相辉映,汤色清透怡人,大俗大雅!

沈之宴把砂锅中的腌笃鲜盛出单独的一个小碗来。

一碗鲜汤入口,味蕾仿佛被瞬间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