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东都 魏无忌 1583 字 3个月前

突然,与陌生客人一席之隔的一群人中,一个腰佩长刀的年轻人跌跌撞撞地从人堆里挤出来,翻身跃上台,夺过胡姬手中的琵琶坐在了她的长凳上,带着三分醉意看着她解释道:“延之的曲,不能这么唱。他因写了这句诗,天下人都嫉妒他,他舅舅将他活埋了,只为跟他抢这句诗。你不能这么唱。” 说罢抽出佩刀递给这个相熟的胡姬,说:“春桃,我唱,你来舞刀。” 接着他低头在琵琶当心一拨,开口是苍凉的关外口音,曲调朴拙有古风: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名叫春桃的胡姬拿起刀眼神和动作霎时灵动起来,再没刚才的局促样子,舞得寒光振振如春水,跟琵琶的节拍相契合,有金石之声。

听到一句“君为陇西客”,坐在角落的人兜帽下的眼睛闪了一闪,放下了酒杯。陇西、陇西。自他十六岁离开陇西,已过了五年。西过函谷关、路过长安,穿过玉门关、阳关,他即可回家,可他自知此生不能再踏入故土。

五年前他犯下滔天大罪,更名换姓流浪九州。他本姓朱邪,名辅国,父亲是沙陀族首领朱邪金山,多年前因随唐军征伐有功,赐墨离军讨击使,居瓜州。

(二)尉迟乙僧

夜色渐浓,神都城内灯火灿灿,歌管楼台笙箫齐鸣,另有一番热闹。戴兜帽的年轻人在闭市鼓敲完最后一下之前慢悠悠地离开北市,回到自己的住处——位于洛东横街北侧积德坊内的太原寺。这座寺院由武后捐宅建造,占地整整一坊,又因有南天竺高僧菩提流支在此驻锡而扬名海内,香火鼎盛,遍纳沙门。因胡僧众多的缘故,也常常接纳来神都的异乡客暂住。他住在寺院后园的客舍,需要绕过重重花树与僧舍,此刻他酒气上头有些晕,渐渐疑心自己迷了路。前方有处小佛殿灯火通明,他打算进去先问问路。

刚踏进门,他就被眼前妖艳奇诡的壁画吸引了。这座佛殿内尚未供奉佛像,只是满满在四壁画着弥勒说法图,大殿正中央是佛经中所描述的须弥山,诸佛菩萨都聚集在佛陀身边,而须弥山之外则是地狱变相图,占满三堵墙的无边业火与众生在受苦之中变形的脸与中央的妙音缭绕、平静祥和的场景对比,更显出这画面的荒谬与可怖。这壁画不同于他以往见过的中原壁画,而是典型的西域风格,画中的佛陀与红尘中人都是波斯或于阗相貌,衣纹等细节上都有重重细密阴影,粗看时就像要跃出画面一般。他看见一位鬈发虬髯的老者此刻正蹲在墙壁一侧的木梯上,哼着小曲儿在画上刷金粉,应当就是画师本人。他上前作揖,自报姓名,想跟老人攀谈几句。

他为表示尊重,将兜帽摘下,一头灿烂金红头发披散下来,老人从梯子上回头朝他一望,眼睛眯了一眯,又伸长脖子,示意他往前走一点,接着老人用空余的手抬起他下巴,仔细端详了许久,继而仰天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接着他跳下梯子,对着壁画中央的佛陀咚咚磕了几个响头,嘴里反复念叨着一句波斯语,多年以后他听得懂时才恍然记起,那是《法华经》里的一句佛谒:“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他拉着他走出佛殿,一路穿花拂柳向藏经阁走,路上才想起来自我介绍:“我是尉迟乙僧,先时住在长安,世代是画师。我父亲尉迟跋质那,在前朝也有名。”

“我父亲有一幅画,说要留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