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第八十五章 示弱

枕边人 胡马川穹 1874 字 2022-10-26

事关重大,周秉和纪宏立刻赶回县衙,还没有歇口气,第二封京城来的急报已经后脚而至。

这封急报里却夹着林夫人的亲笔书,周秉顾不得避人就站在堂前拆开。

信中简单说了一下近况,却比官面上的消息要详实一些。

皇上是七月十八到西苑的行宫避暑,奉了冯太后,身边带了徐淑妃、陈昭仪,并四岁的大皇子,三岁的二皇子。

大皇子是徐淑妃所出,二皇子是陈昭仪所出。

七月二十二午时三刻,西苑行宫的厨子进献了一道名为“八宝八珍汤”的新菜式。当值的侍膳太监叫高金英,是在乾清宫侍候多年的老人,用银牌试毒没有发现异常。皇上兴致颇高地就用了半碗,未时就开始上呕下吐。

随行太医赶紧上前诊治,皇上当晚有略微好转。

七月二十五,皇上病情往复,到后来越发严重,一日当中只能清醒一两个时辰。醒后就吩咐内侍传林夫人进宫,说想喝姆妈亲手煮的杨枝甘露糖水……

林夫人这才晓得皇上出了事。

太医们反复查验了皇上近几天的所用之物,确定那道八宝八珍汤里有少量的附子。

附子,性味是大辛大热有大毒,为阳中之阳,性善走行发散,能通行诸经,可以治疗沉寒积冷,主要用于阳虚体质的人群,可以治疗人体五脏六腑及肢体关节的阳虚冷痛等病症。

附子是中药里温阳救逆的常用药,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

同时这个药有大毒,应用时要谨慎,要先煎至少半个小时,再煎其他药物。同时还要注意使用的剂量,否则就是要人命的东西。

皇帝的膳食里竟然有这种东西,且当值的侍膳太监竟然没有发觉,这其中隐含的意味实在令人寻味。

侍膳太监高金英是乾清宫总管太监高玉的干儿子。

高玉知道自己也有谋害皇帝的嫌疑后,当着冯太后的面一头碰在殿前的铜缸上。众人七手八脚地救治,高玉额头上的血留了半钵,醒后就大呼自己“冤枉”。

慎刑司宁可抓错也不可漏抓,把乾清宫的人捆了一长串。林夫人孤木难支,连个商量事的人都没有,也焦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她唯一能够相信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她这次主动卑躬屈膝地向冯太后请命,让在外出公差的周秉尽快赶回京城帮助彻查……

冯太后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

周秉看完信,觉得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地方,就把信件转交给了纪宏。

纪宏一目十行地看完,毫不掩饰满脸的艳羡。

“朝里有人就是消息灵通,这些事只怕近在跟前的几位老大人都不十分清楚。我听送信的人说奉安夫人如今亲自照顾皇上,不眠不休,一汤一水都要亲尝后才奉上。就是皇后和嫔妃们想见一面,都要太后娘娘亲自恩准才行。”

周秉苦笑,“皇上对我们周家天恩浩荡,所以我娘对皇上恨不得能以身代之。说句不中听的话,我娘对皇上比对我这个亲儿子都要好!”

纪宏听了哈哈大笑,忽然想起皇帝正在重病,自己这个样子未免大不敬。连忙收敛笑容,“只怕这件无头公案要交给你了,你千万要小心些,宫里宫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上头呢!”

周秉想到自己自从进了北镇抚司之后,短短半年经手的案子一件比一件复杂,简直快赶上大理寺的了。也不禁苦笑摇头,“他们哪里是查不出名堂,是差一个背锅的……”

纪宏忍不住拍了一下青年,低低地嘟囔,“我倒是很愿意背锅,可入不了那些老大人的法眼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