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小年儿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传统意义上来讲,真正的小年应当是腊月二十四。

只不过自从大梁每年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在同一天祭祀灶王爷,自此之后京城与北方基本上都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之日,要祭灶拜火,祭祀灶王爷。

对于洛樱这个厨子来说,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灶王爷的神职乃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考察人间的善恶。

在传说之中,在小年的这一天乃是灶王爷在人间呆了一整年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禀报去岁这一年中情况的日子。

家家户户有锅灶,灶王爷便降临其中,这一天就将这一家的善恶功过禀报上天,以定来年之福祸。

因此家家户户都要“送灶”,规规矩矩地把灶王爷送回天上,送灶祭灶的时候,多以灶糖,糯米团子,糖糕用以上供,意图以糖糊住其口,不要说坏话,多说好话,这叫做“醉司命”!

洛樱从前在宫里的时候,有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即便她是御膳房的第一大总管,这小年祭灶的时候也没有她的事。

一问就是祖宗规矩破不得。

整整一年里都是她这个女子执掌着御膳房灶台,想必是灶王爷有灵也看的清清楚楚,有什么破不得的?

只是师父不让,师傅们也不让,女子祭灶自古不曾有之,师父私下里与她说,不必去争这个面子,往年都是男子祭灶,今年你若是祭灶了,不出事还好,若是一旦这一整年出了什么事,恐怕都要推到你的身上去。

宫中流言蜚语众多,盯着洛樱错处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因为师父的这一番话,洛樱才没有抗争到底,之后也没有争抢那祭灶位置。

不过如今来到了现世,现代讲究的可是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洛樱想着即便是自己祭灶,灶王爷也不会怪罪的。

因为今日要祭灶,洛樱就问钱文奎能不能晚上一天再去那剧组。

《食神记》的导演说是可以,还通过老钱加上了洛樱的联系方式聊了几句。

结果才送走了老夏老钱两家人,洛樱收拾完刚准备上床休息,老钱的电话直接打过来了。

洛樱还以为是落在店里什么东西了?结果老钱急忙问她,看没看到热搜!

热搜?

怎么和热搜有什么关系?洛樱一时之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知道热搜是微博的,经常会有一些爆炸性的消息,但她又不是现代人,玩的也不多。

等洛樱一边登录了微博,老钱解释了起来。

热搜第一是某艺人吸d,石锤,被警方通告披露出来的那种。

而这个艺人好死不死的是电影《食神记》的配角之一,如今自己的戏份拍完走人,结果转眼就被抓了正着!

凡是吸d艺人都会被官方认定为劣迹艺人,而且几乎不会再出现在大荧幕小屏幕之上,对于这样的艺人,大众观众也没有好感,家长们更是怕孩子喜欢这样的明星带坏了孩子。

“这是警方公布的消息,不可能有错,因为他要牵扯到整个《食神记剧组》”因为知道洛樱对于圈内事不太了解,老钱细细地解释。

总之,因为这个人在电影里戏份不少,而出了这一档子事情之后,官方和民众的好感度已经降到最低,这个人肯定不能在电影里出现了。

对于这种情况,要么剪辑大手咔咔把此人的画面全部剪掉,要么就是临时换人。

这事情要是在电影开拍之前爆出来还好,这是属于对方艺人品行上的问题,剧组不过是再选人,顶多是多浪费一些时间,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可现在不一样了,电影《食神记》的拍摄进程过半,宣传也打出去了,动不动还弄点片场小花絮出来。这个人更是电影中的主要配角,陪着主角一路走到最后的人之一,这要是剪戏份,那可就不剩什么了。

老钱说现在《食神记》的剧组,导演宋飞和制片人都快疯了,逼着编剧能不能改剧本。眼下剧组暂时停工,正在紧急研究要怎么办。

也就是说,这原本就是临时定下来的活,推后了!

刚跟洛樱联系好,说了一大堆好话请对方来的宋飞实在是没有脸转头跟人说“您暂时来不了”,只能请中间牵线搭桥的老钱出面。

老钱也觉得这事情有点尴尬,可谁想到出了这码子事啊,世事难料。

洛樱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能去那也正好,她还怕自己这在现世不太熟练的手艺被嫌弃。

不过对方也说了,等剧组重新定下信了再联系她,戏还是得拍的,只不过时间要延后了。

老钱偷摸跟她说,那个出事的艺人还在和剧组的签约期内,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得赔好大的一笔钱,《食神记》估计会重新补拍戏份,换新演员来的可能性大些。这电影拍得可真是命途多舛,请来的厨师出事,这艺人也出事儿,行内人看了谁不说一句惨。

老钱在电话里唏嘘了好一会儿,等洛樱表明了不在意,没事的态度之后就放心的去回话了。

二十三,糖瓜粘。

许多店铺到了小年这一天已经开始不营业了,毕竟忙活了一年也该休息休息了。

虽然洛樱开店至今也不过月余,但她还是......休息了。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进入了年前的正是筹备阶段。

在宫里的时候,腊月二十三的今天,御膳房要做上不少的小东西,比如说糖瓜,灶糖,糯米团子,糖糕等等。

便是陛下也会在这一天吃一颗芝麻糖来甜甜嘴。

洛樱在门外贴了小年休息停业的告示,她在灶间里熬着糖。

祭灶要诚心诚意,供品都是她自己来做,各色糖糕糖瓜奉上,也希望灶王爷能在天上美言几句不是?

灶糖分成几种,若是拉成长条的棍子状,叫做关东糖;若是拉成扁圆形的就是糖瓜了。

做糖要熬糖,出糖,压糖,砌糖。讲究不算多,只不过洛樱是自己在家熬糖,分量少,也不太费什么事。

洛樱做了些糖棍儿,上面裹着浓浓的白芝麻,闻起来就是芝麻香扑鼻。

还做了一些糖瓜,糖瓜有大有小,大的不及手掌大小,是甜瓜的样子,看着厚厚实实的但其实内里乃是中空的,这个用来祭给灶王爷。

小糖瓜就更加小了,和蒜瓣差不多大小,拿起来吃方便的很。

临到小年,洛樱看着手机上的天气预报,零下十九度,真是愈发的冷了。她找了一处通风的窗口把灶糖放在窗边上,将这灶糖“冻一冻”,味道会更好。

小年祭灶各地的风俗不同,吃的也不同。

只不过这一天开始,宫里各个脸上都是挂着笑的。便是最下层的小宫人们也开心,陛下娘娘慈悲,过年的这个月,月钱发双份儿,人人能裁上两套新衣过年穿,若是自己在哪个大方的宫里,有个仁慈主子,这月钱还能再加上一道呢。

而且这因着过年,吃食也愈发地好,御膳房分到各宫的菜里,每天都会附送下瓜子糖糕点心。

洛樱是知道底层宫人的,毕竟她自己就是从小宫女做上来的,年啊,谁不盼望过年呢?小孩子便更是盼望过年了。

宫中仗势欺人,仗着自己有一点小权力就欺压底下人的宦官或是宫女都不少,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宫中更是如此。这逢年过节的双倍月银,有的都会给克扣了去,若是逢了主子赏赐,阖宫上下加菜,也时常是进了那大太监的嘴里,手底下人连个毛都看不着。

有些东西是因为稀少才被人给捧起来,后来每次赏菜加菜的时候,洛樱都会吩咐手底下人多做几份,每个宫里多送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不多,也没有什么权力,只能尽量让底下人也吃饱了。

宫里不少人说她御膳房大总管洛樱是个好人,洛樱听闻过这言语只是一哂笑,她从没觉得自己是个好人。

好人,这两个字在宫廷里说起来未免太过奢侈。

可她来到了这现世,却觉得遇上了不少的好人。帮忙置办家具的群头老张叔,主动宣传带客,还帮自己找活的夏导钱编剧两家人,还有这些每天前来打卡早餐的附近食客们。

她时常感觉自己受人良多,而能回馈的无非是两三手厨艺罢了。

麦芽糖的香气飘在鼻子边,洛樱渐渐收回思绪,她熬了两锅的糖,墙上的时钟才划过八点。

锅里的糖稀正好,还没有凝固,洛樱随便拿了一根筷子搅了一下,软软的糖稀瞬间绕了这筷子一圈,舔上一口,又软又清甜,很是适口。

往日这个时候店铺里正是忙的时候,八点钟来吃饭的人不少,等到十点多点,就差不多没人了,准备的东西也卖光的差不多了。

今天没有吵吵闹闹的嘈杂,没有了一桌又一桌的人,没有一池子等着洗的碗筷,她居然有些莫名的不习惯了。

御膳房一向都是吵闹的,颠勺声,呛锅声,快炒声,刀切声,其中再夹杂着老师傅们的教导声......

因为在门口的小黑板上写了小年停业,一早上到现在都没有人进来。

洛樱把给灶王爷的供品供上,又有了一点给自己零嘴的,还剩了不少。

想了想,走到门外改了小黑板上的字。

“今日店休,店内灶糖自取,小年快乐。”

...

冯莹莹呼哧呼哧地走在大街上,杨田哥说当群演最重要的就是体力,所以一定要把身体练好了才行。

她从小就干农活,种地养猪喂鸡,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在这影视城里不知道怎么练身体,她就天天出来跑步。

只是这活的时间有早晚,时间没个准,她就早晚抽空跑。

因为临近过年,影视城里的剧组愈发地少了,虽然往年也有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还在拍戏的,钱也是给翻上三倍。但是大过年的,谁不想在家吃着热腾腾的饺子汤圆过年呢?

冯莹莹今天没有活,杨田哥之前就跟她抱怨过,这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初七想找活可不容易。

从年前到大年初七,正是影视城剧组最少的时候。冬天本来拍戏的就少,一个个的都不爱动弹,北人更是喜欢猫冬。过年拍戏,剧组肯定是要各种加钱的,场地费不算,人工费得翻个番。有不少剧组都赶在年前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