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页

靖安侯爷面色平静,淡然道:“如果师兄你或者叶茂任何一个人,此时能够就任镇北将军,那么李信亲自前往蓟州,帮着叶家守城,城外人在,城亡人亡。”

“可惜,师兄与叶茂都去不得。”

说到这里,李信吐出了一口气,对着叶璘拱了拱手。

“李信与师兄相交十多年,师兄也应该知道我不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我若是真的什么手段都愿意用,说一句不太客气的话,当今天下或许依然姓姬,但是谁说话算数就不一定了。”

说着,靖安侯爷自嘲一笑。

“何至于被一个孩子逼得躲在老家不敢动弹,被朝廷的梅花卫追着到处跑?”

第十九章 闷雷

从当年的壬辰宫变之后,李信基本上都是待在中枢的,他原本并没有任何造反的念头,所以对于官场也不是那么执着,甚至是一种爱搭不理的态度,从他做了整整七年的兵部尚书,却没有去过几次兵部衙门就能看得出来。

李信当年只留下了一些能够保证给他一条后路的力量。

如果他有争权夺利的心思,七年的兵部堂官,足够他培养出一代门生故吏,再加上他太康朝第一红人的身份,靖安侯府也不会门前冷落鞍马稀。

尤其是在太康天子故去之后,他不3止一次有机会执掌中枢,如果强势一些,甚至可以直接留在京城里做他的权臣,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开京城,主动回到西南老家去。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元昭元年那一次沈严之变,李信但凡有一点歪心思,龙椅上的天子早已经不是现在的天子了,废了这个皇帝,再立一个五六岁的皇帝,到时候朝政大事还不是由着李信如何拿捏?

再有就是,当年梅花卫的事情,萧正被李信拿了一个天大的把柄在手里,李信真有一些不择手段的坏心思,未央宫里的帝位他想让谁坐谁就可以坐,哪里还有今天这些破事。

靖安侯爷或许是个有野心的人,但是他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坏人。

听完李信的话之后,叶璘也知道自己有些不对,他对着李信拱了拱手:“是为兄失言了。”

李信叹了口气,开口道:“今日之后,宁陵我便待不下去了,今天夜里我就连夜离开宁陵,回锦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