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页

而另一个兵部侍郎,则是当初李信在兵部的时候,对李信颇为谄媚的兵部员外郎钱笙。

钱笙本来在兵部员外郎之中默默无名,但是李信就任兵部尚书之后,这位员外郎就三天两头往靖安侯府里跑,后来几年时间一路高升,坐到了这个右侍郎的位置上。

钱笙的升迁过程,虽然没有李信插手的影子,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背地里一定是这个年轻的尚书大人,出手拔擢了钱胖子,才能让他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步步高升。

这也是这些兵部官员为什么全部都赶来靖安侯府贺喜的原因。

李信来到正厅之后,兵部的官员以谢隽和钱笙为首,都对着李信弯身行礼。

“属下等,见过李尚书。”

“恭喜李尚书喜获麟儿,家门兴盛。”

李信背负双手,走到了这些人面前,然后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诸位要来贺喜,派出个代表来也就是了,不然让谢侍郎钱侍郎两位过来也行,如何能一起到我府上来,你们全都来了,兵部衙门也就空了,那么多公务要是耽误了,最后吃罪的还是我这个尚书。”

兵部总揽全国武将的人士,以及军械,粮草,地图堪舆等等,衙门内部的部门纷繁错乱,事情也是铺天盖地的多,李信曾经想正儿八经去兵部上班,但是坚持了六七天之后,就彻底放弃,回侯府做咸鱼了。

案牍之深,真的可以把一个人彻底埋进去。

头发花白的谢侍郎,在兵部里资历最深,闻言对着李信苦笑一声:“李尚书,老夫也劝阻过他们,可他们都不听啊,生怕来迟了一步,就错过了天大的机缘。”

与李信比较亲近的钱笙钱侍郎,挺着个大肚子,对着李信赔笑道:“李尚书莫要见怪,大家也只是想来给李尚书道个喜,一会儿也就回去了,兵部的差事虽然多,但是耽搁一两个时辰,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李信瞪了这个胖子一眼。

“你说的轻巧,现在说不定就有外地的将军武官,在兵部衙门里等批文,等述职,等军械,被告知你们都来给我这个尚书送礼来了!”

钱侍郎心里翻了个白眼,心说你也知道兵部的差事繁重,你李尚书常年不沾兵部衙门……

说到这里,李信咳嗽了一声,开口道:“罢了,两位侍郎不负责具体差事,留下来便留下来一起吃一个午饭,其余诸位同僚,便都回去坐班去吧,我一个人的事情不要紧,耽搁了朝廷的差事,陛下是要给咱们兵部降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