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6页

为此,李暠很早开始就做准备了。

要在未来应对海外藩王们的叛乱或其他动乱,信息通畅是必须保障的。

尽管现在帝国已经有了跨洋电报线路,太平洋海底电缆、印度洋海底电缆以及大西洋海底电缆这三大电缆已经铺设完毕,依靠这些有线电报帝国已经是能够及时的了解到海外领地的情况并作出应对。

但是有限电报还是有着太多的局限性。

不管是人为的破坏,海底的变化,都很容易造成线路的中断。

但是,无线电报却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无线电报可以无障碍的穿越数千公里甚至数万公里,从本都一直抵达海外。

因此自从无线电报机研发成功后,太子李暠就是坚定的支持无线电报机技术的持续改进以及装备。

而皇家理工学院在初步研发成功后,后续的改进也就变得容易起来,很快无线电报机的通讯距离就是从数十公里延长到数百公里,再到数千公里,而去年,跨太平洋测试也是获得了成功。

这也意味着,无线电报机大规模应用具备了基础。

无线电报机从早期的军方小规模实验性装备,变成了去年开始的大规模应用。

只不过现在价格相当昂贵,如今的一套普通的便携式小型无线电报机系统,差不多得上万唐元呢,毕竟这玩意是个新鲜东西,应用的很多技术对于现在的大唐帝国而言都是最顶级的,这价格一时半会的也便宜不下来。

别看近卫军参谋部这些的通讯室里是有着十多台无线电报机,近卫军各部队也配发了电报机,但实际上也就只有近卫军才能这么豪气。

这近卫军连步枪,用的都是四十多唐元一支的李福二型步枪,陆海军用的联合二型步枪才十多唐元,火炮之类的也是,近卫军只用好的,甭管贵不贵,反正近卫军从来没缺过采购装备的经费……

反观陆海军那边,陆军现在一共也才采购装备了几十台,目前只配发到军一级,正在努力为师一级进行配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