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0页

从李轩对这些皇子们的册封也就可以看的出来,都是把儿子们册封到了美洲、非洲以及印度、西亚等地区。

而在本土,包括南洋本土地区,甚至澳洲在内都没有册封藩王了,同时欧洲地区也没有册封藩王,但是后续如果再生多几个儿子的话,估计欧洲也会分封出去。

李轩这么干,其目的是太子无法理解的。

你说要让这些藩王们在外头独立建国造反之类的,也没见李轩答应,反而是限制众多。

同时呢,李轩也没说把藩王们的权力限制的太死,对藩王们自己掌控王府卫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别说还直接给了藩王封地俸禄,这玩意虽然比例少了点,但是也能让藩王们掌控大量的地方财政收入。

怎么说了,李轩是给了藩王们军队和资金,也允许藩王们组建王府幕僚团队!

三位皇子移藩的时候,李轩甚至允许他们原封不动的带着整个王府幕僚团队以及好几千人的王府卫队迁移。

但是又不允许藩王们搞的太过分。

这种方式,就像是种下了种子,浇水施肥让种子发芽,但是死摁着不让种子长高长大……

但是,十几个海外藩王,还是手底下要人才有人才,要军队有军队,甚至还有钱的藩王啊,这简直就是给大唐帝国埋下了十几个巨大无比的地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爆炸了。

但是其他人不理解没事,李轩又不用他们理解。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和李轩一样,知道工业化后会带来一系列的意识觉醒问题,进而带来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

说的不好听,说不准啥时候,大唐人就开始玩革命了……

为了避免以后出现各种问题,李轩是未雨绸缪,先把鸡蛋分别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而且不是两个三个,而是十几个甚至更多。

李轩的很多想法,对于这个时代是超前的,所以他做的事情其实外人并不怎么理解,但是这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