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8页

如果学北美洲那边使用马耕,单亩产量是不够的。

一场内阁会议,虽然一开始是说的改变人口结构,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

但是到了中途却是变成了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上来,因为农民占据帝国的人口数量太多。

而到了最后,又是变成了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上来。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提高帝国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占据绝大部分数量的农民家庭的收入。

而这事可不简单,涉及到了众多部门,内阁那边反复商讨了好几个月。

直到宣平三十九年二月份才是正式递交了详细的章程。

这份章程综合了内阁各部的意见,统一制定出来的一份‘振兴农村经济’计划。

当然了,核心依旧是提高粮食产量。

翻着折子上的一条条内容虽然众多,但是总结起来还是化肥、粮种改良、水利设施、农业设备这四大方面为主。

在内阁方面看来,短期内最容易看到成效的,就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这个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并不是说那些大工程,而是具体深入到农村地区的小水利设施建设,而这一方面虽然以前也有搞,但是重视的程度还不够,现在嘛,则是准备大幅投入。

第1875章 黄河改道计划

帝国搞水利建设,之前主要是集中在防洪防旱上面了,以治理各大河流为主,尤其是黄河以及淮河、长江等流域。

如此这些防灾为主的水利工程搞的差不多了,就准备开始注重更加广泛的,以农村地区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以灌溉农田为核心目标。

这一类是短期内比较容易看见成效的,毕竟农村地区的小型灌溉水利工程都是小规模,工期短的,只要有资金很快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