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1页

当然了,这里说的技术要求低,只局限于部分要求不高的民用船只,但是军用船只以及部分远洋船只,技术标准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这一类的船只建造还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能够建造大吨位,尤其是五千吨以上船只的造船厂,目前国内其实还不算太大,加起来也就那么十几家而已。

至于能够造万吨船只的,目前就只有两家,一家是香港鼎盛造船厂,而另外一家则是江南造船厂了,不过很快青岛海军造船厂以及沙面造船等其他几家造船厂,也将会陆续具备施工万吨船只的能力,因为他们的万吨船坞都已经是差不多快要建好了。

第1727章 十年千万吨

从设备等建造技术上来说,目前大唐帝国的造船业早已经是完全具备了施工万吨船只的条件,而且也已经非常成熟,唯一的限制也就是资金以及市场了。

因为施工万吨船只,需要更大的船坞,而修建一个万吨船坞可不是什么小时,工程量还是挺大的,施工期久,投资大。

除了船坞外,还有设备也是一个大头,建造万吨船只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备多了去,每一件设备都是非常的昂贵。

这也就意味着,造船厂要升级建造万吨船坞的话,需要提前投入巨资。

但是现在万吨船只价格昂贵,运营成本高,能够停泊的港口少,众多企业对万吨巨舰的使用,还是抱有极大的顾虑的,因此万吨船只的市场其实也没有多大。

除了军舰外,目前比较大的一个万吨船只市场,应该就是豪华客轮了,各大航运公司建造大型的豪华客轮,更多的不是考虑运营成本的问题,而是考虑公司品牌形象的问题,而且目前帝国内的民众远洋出行,也习惯了乘坐这些大型的客轮。

同时还有移民屯垦司的大量补贴撑着,因此运营起来虽然成本高,但是也不会亏本。

但是在其他领域,万吨船只就很少了,至少目前来说,货船还没有出现万吨船只,前段时间本来有希望突破这个限制的,也就是油轮了,但是帝国石油公司综合考虑之后,依旧放弃了选择万吨油轮,而是选择了三千吨的小型油轮。

至于普通货轮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行新建造的货轮,都集中在两千吨到三千吨之间,少数是四五千吨的,超过五千吨的都非常少,跟不用说万吨了。

因为大唐帝国的航海业普遍认为,远洋船只,尤其是货轮的话,使用五千吨以下,最好是两千吨到三千吨这个级别的船只,并且还得是机帆船只最划算。

这个吨位能够装载的货物已经不算少了,往往已经能够满足一般的需求。

同时这个吨位的船只,在海外领地或者是土著控制区的时候,也能够比较轻易的找到港口停靠并装卸货物,而这一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