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5页

军官的待遇高,士兵也不差啊,能够混到士官的话,那么就更好了。

到时候退伍回来,少说也是一个巡警,照样吃公家饭。

如此也就导致了不仅仅每年报考武学堂、海学堂的学子众多,每年报名参军当兵的农家子弟更多!

很多风气尚武的地方,每年征兵的季节,那是所有条件符合的年轻人都会跑去应募的,兵员众多,这条件自然也就高了,再加上有些人的父亲是军中退役的,从小就锻炼身体,接触一些最基本的军事知识,甚至参与民兵部队的一些活动等等,基本的军事素质不低。

所以如今想要在大唐帝国当兵,其实并不容易,身体素质要相当出色才行。

而何锡华他们三兄弟,年少的时候家里困难,也就老大读了一年书,其他两人都没读书。

后续参军也无法入选,也只能是跑出去打工学技术了,反正光靠种地的话,家里的土地可养不活他们。

他们几个人陆续出去务工后,老大还算好,人够聪明,又肯吃苦,跟着一个修蒸汽机的老师傅鞍前马后好几年,学了几年后今年已经算是勉强出师了,在上海那边找到了修理机械的工作,虽然是刚起步,但是月薪,已经是达到了十多元,未来可期。

但是老二和老三,就是缺了点,让他们去外头做工,只会傻乎乎的做工,也不知道偷师,也不知道讨好那些老师傅学几手。

这不就只能一直在那些工厂的最底层混日子嘛。

最后没办法,只能是选择移民了。

至于回家种田,家里的田地可没他们两兄弟的份。

不是他偏心,不给这两个儿子分哪怕半分土地,而是家中的土地就那么多,如果只是让一个儿子继承的话,还算可以。

但是如果拆分给两个儿子甚至三个儿子,那么这点土地也就不算什么了。

就算是获得他全部土地的老大,也是无法依靠土地过上多好的日子,老大还是得在上海那边工作,家里的土地所处只是一个帮补而已。

如今老大的儿子也是有六岁了,明年就是到了入学的年纪,何父和老大这两父子,正在拼命存钱呢,存钱干啥,自然是上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