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5页

整体舰炮的分配是属于部署少数大口径火炮为主炮,配属大量中小口径的火炮为副炮的方式。

大口径主炮因为威力大,同时为了保证射界,所以则是集中部署在战舰中央或者前后的炮台上。

这种炮台属于露天的半隐式的炮台,舰炮部署其中还可以通过滑轮组进行转动,当然了,依旧只能靠人力推动,并没有采用不靠谱的蒸汽动力或者是其他动力。

而大量副炮的话,则是集中部署在船舷有防护的炮廊上。

这种部署方式被大唐海军称之为旋台设计!

广东号和吕宋号这两款战列舰因为一开始就是安装后装火炮的,所以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才有主炮炮塔的设计。

不过这种炮塔的设计也是非常的简单和原始,一前一后各一座,而炮塔虽然有装甲防护,不过装甲很薄弱,说是炮塔更不如说是露天旋台的升级版,只有正面有一层比较厚的装甲,而侧面其实也就是钢板而已,尾部甚至都是空荡荡的。

这两舰的炮塔设计,最开始的主要目标其实是为了让舰炮快速的调转方向,抬起降下炮口进行射击而已,至于防御对方的炮击,其实也就是附带的。

而现在呢,海军那边准备完善新战舰的设计,设计出来一款能够真正发挥出来最大战斗力的战舰来。

为此,海军组织了一大批的工程师,从各方面的角度进行论证。

然而圣天子听到海军那边组织专家讨论新一代战舰的设计时,他找来了海军那边的部分技术资料,然而一个一个问。

动力,没有问题,万吨巨舰自然是不可能继续采用什么风帆,而是采用纯蒸汽动力,而大唐帝国的蒸汽机技术水平,已经足以为万吨巨舰的船体提供七千匹左右的动力。

装甲,这个也没有问题,准备采用江南钢铁公司新研发的最新型装甲钢,不是以前的那种铁木复合装甲,而是一种表面硬化装甲钢。

炮塔上,海军说已经可以采用电动力的炮塔,同时海军还有一种备用的炮塔技术储备,是采用液压的方式推动炮塔转动。

火炮嘛,后装线膛炮已经研发成功,可以实现装舰了。

当圣天子李轩看过了技术资料后,这才是发现,这一不小心,自己的大唐帝国已经是开发出来了这么多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