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页

他在书店里看到这么多书籍,那可是久旱逢甘霖一样,连续好几天都是泡在了书店里,每次离开也会买上几本他认为重要的回去。

约翰·费罗曼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英格兰使团所需要做的事,巴顿在使团安顿下来后,不断的登门求见大唐的外交官员。

一开始倒也不是说有什么真正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先熟悉熟悉,混个脸熟,然后再想办法在大唐提升英格兰的地位。

但是让他比较失望的是,虽然一开始见到了大唐外务部上海办事处的处长,后面的好几次都是没见到,只有一个副处长接待了他。

那个副处长到最后也是受不了他天天登门求见,最后也是闭门不见了。

这个时候,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外交官看不下去,提点了巴顿一句,说人家大唐的外交官大多时候都是很务实的,以后没事别来这里晃悠,要不然以后有事你都找不到人你信不信!

这慢慢的,巴顿也是搞明白了,这外务部的人对外国使者的态度就是:有事直说,没事滚蛋,别浪费本官的时间,等会本官还要去青色小楼听曲看戏呢!

至于闲谈拉家常套关系,就你一蛮夷也配?

对此巴顿也是挺无奈的。

巴顿的感觉也是其他诸国外交官的感觉,从他们来大唐的第一天开始,基本上就能够感觉到,其实大唐对他们根本就不重视。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得忍耐下来!

因为他们不是有求于大唐,就是有地方借助于大唐。

这些年鞑靼这么凶猛,这些国家为了抵抗,其实都离不开大唐的军事援助。

虽然这些军械武器都要花钱购置,但是就算如此,除了在大唐这里也没处买去啊。

比如奥斯曼帝国,他们乃是对抗鞑靼人的主力军,这些年已经是武装起来了超过三十万的大军和鞑靼人打着呢。

这三十万大军每年都需要消耗众多的枪炮、弹药,他们奥斯曼帝国虽然也能够自产枪炮,但是产量有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