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页

而这样一个才华过人,又有着极大自信的人,自然是不干预满足在扶桑战役这种只是武装游行的战争里镀金了。

只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头既然安排他去第五十六步兵师任职少校营长,他也是无法拒绝。

应易康有这个本事,对镀金之旅表示不满,不过其他人可就不会这样了,实际上能够临时调动去第十五军服役,参加扶桑战役的军官,绝大部分都是费了不小的心思才获得这个机会的。

其中就有毕志安。

毕志安之父,乃是开国功臣之一,统一战争期间表现也是相当部署,统一战争结束之后就是陆军少将军衔了,而且还获得了男爵的贵族头衔。

只不过没能熬过陆军后来的持续几次的改革,逐步沦为边缘,宣平十一年就是调任地方,担任守备司令,宣平十三年就是被迫转为预备役了。

毕志安和当代的很多贵族子弟一样,都是视从军为维持,乃至振兴家族荣耀的最佳途径。

而他的父亲,对他的期待也是非常大,毕志安一共有兄弟四人,本来是都想要从军之路,乃至最后只有毕志安这个嫡长子才是考上了武学堂,其三个弟弟实在是没啥天分,连武学堂都是考不进去。

武学堂都是考不进去,总不能跑去当大头兵吧。

最后没办法,他的那三个弟弟只能是退而求次,转而报考大学,走上文官之路了。

虽然考上了武学堂,但是怎么说呢,不是每个人都和应易康那样的天才,读中学和预科的时候就是名列前茅,上了武学堂还能继续以步科第一名毕业,到了御学堂依旧是步科第一名毕业。

毕志安考入武学堂后,成绩只能算是中下游,毕业是步科两百余人,他名列第一百八十多名。

这个成绩不说垫底,但是基本上也可以宣告他的从军之路走不了太远了。

虽然说大唐军方在晋升的时候,并没有太过严格的参考军官在军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以及毕业考试的排名,但是这只是说没有完全参考而已,实际上军方在晋升的时候,同时会倾向于晋升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更为优秀的。

如果是两个同期军官竞争,同时他们的功劳和资历也是相当的话,那么军方肯定是会选择军校毕业成绩排名更高的军官。

同时如果两个军官军衔相当,毕业成绩也相当的话,竞争的时候,军方也会优先选择更早毕业的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