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页

如果要一路杀到北直隶,所需的民夫总数将会超过三十万人!

而这,这还不包括从两广地区到长江这一段路,因为这一段路将会全部走海路,所需要的民夫不会太多。

所以后勤部那边早已经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见:后勤补给路线,绝对不能是全部走陆路,要不然的话,动用民夫的数量过于庞大。

哪怕是这些民夫都是临时征召的,也不用发工资,但是你总得给人一口饭吃吧,几十万人光光是吃上几个月的粮食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

所以枢密院的陆军高层们就是初步制定了一个意见,那就是兵分数路,同时推进。

而至关重要的后勤补给线,湖广那边自然是以陆路为主,那边是没办法,只能依靠陆运,而陆运困难,同时在前期里,长江河道因为被明军水师封锁,大唐也很难通过长江河道向武昌方向的部队大规模运输补给。

因此在前期,该方向的补给主要是依靠江西、湖南两省自行生产、囤积的弹药为主,广西补充的一部分弹药为辅,数量不多。

弹药不充足,自然也就导致了,这一地区的北上计划将会是次要的,并不是大唐陆军的北伐主攻路线。

那么主攻路线在那里?

南直隶的江北,准确的说是淮河流域。

此时的黄河是由淮河入海,如此也就代表着,如果能够控制淮河的入海口以及京杭大运河淮安到长江一段,那么大唐王朝的内河船队就能够直抵淮安。

然而以淮河为中转,通过黄河、京杭大运河向西北方向的河南、向北方的山东推进。

而这样一来,后勤补给的难度就是大大降低了。

然而人家明军也好啥,自然也是知道这一区域的重要性,要不然人家干嘛在扬州、淮安一带设立江北总兵啊,这一地区的明军总数至少也超过十五万以上,而且主力部队十万往上走。

扬州更是被打造的跟桥头堡一样,兵力雄厚,火炮众多,想要硬啃下来可不是简单的事。

物资囤积缓慢,后勤补给困难,再加上很多部队也是在整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