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页

怀才不遇,想要荣华富贵的你们,还不赶紧拿上你们的刀剑毛笔来投诚大唐王朝!

来这里,你们将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来这里,升官发财不是梦!

定都肇庆后,也就代表着大唐王朝筹备多时,一直都是不敢开办,害怕遭到世人耻笑的科举也终于是进入了举办倒计时。

定都肇庆后,李轩都还没把后宫诸人安顿好呢,礼部尚书谢洼犆就是上奏折,说礼部前后筹备多月,认为开办科举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了,应当昭告天下正式开办科举,并初步定于今年春天举办大唐王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李轩在详细看过了礼部呈报上来的计划后,认为如今开办科举也的确是可行的了。

因为礼部送上来的资料显示,礼部这边经过多时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是可以肯定,等开办科举的时候,至少会有超过百名士子会来参加科举。

这个数字可不是凭空白说的,而是礼部暗访调查所得。

为了避免科举开办后没有人来应试,更加是为了避免到时候要强行抓取士子来应考,从而被世人耻笑影响大唐王朝的声威,所以大唐王朝对首次科举是极为谨慎的。

无法确定有足够人来应试之前,是绝对不会匆忙开办科举的。

虽然说礼部所说的至少百名士子里有部分人只是秀才,甚至很多都只是童生,举人可能一个都没有,但是这也足够了。

毕竟这一次开办科举其政治意义最重要,至于能不能招揽到优秀人才其实并不重要,大唐王朝发展到如今这个规模,连明王朝那边进士出身的官员都能投诚过来,更别提什么举人、秀才了。

只要是举人愿意投诚过来的话,都不用科举了,直接就给县令以上的职务了。

因此,这一次的科举政治意义更大!

详细考虑过后,李轩正式批准了礼部科举计划,准备在四月份开办首次科举!

现在都是三月份了,下一月就开办科举,自然是来不及让所有控制区内愿意来参加科举的人来应考的,不过这依旧不重要,因为等到今天秋天的时候,还会有比较正式的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