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其中最贵的乃是硫磺,这玩意因为中国的绝大部分都没有生产,大多都需要从日本那边进口,渡海越山到了西南内陆的正泰县,那价格高的让李轩看了都心惊胆颤,足足是市价的四倍多。

其余的硝石也不便宜,也是要比市价多两倍。

作为对比,铁作为朝廷最重视,监控最严格的战略物资倒是价格没那么高,只比市价高了一倍而已。

兴许是因为交易比较顺利,孙老头不知道是不小心说漏嘴还是故意透露的,说他的铁都是的从私人矿山里收购的私铁,而且这一次的数量之所以不多,那是因为第一次交易,而且运输渠道也不太通常,这一次的交易只是试探交易而已,如果大唐王朝这边需要数量更多的铁,只要拿得出钱来,那么不说多,几万斤都是随随便便的事。

听到这些,李轩都惊呆了!

这都什么人啊,自己堂堂一个皇帝,都还在为几千斤铁发愁的时候,这一个走私贩子随便张嘴都是几万斤铁,而且还是私铁。

你这么牛逼,朝廷知道吗?

如果让明廷官府知道你这么牛逼,估计会给你送一份抄家灭族的大礼吧!

不过这人渠道多也是好事,至少短时间内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有一个稳定的渠道能够获得足够的各种战略物资。

当礼部尚书谢洼犆和孙老头计算好了货物的价值后,李轩发现这一批货物,这个孙老头竟然收了自己将近三千两两银子。

听到这个数字,不管是方东全还是陈屠夫他们,又或者是柳八苟、曾子文他们,还是亲自计算货物价格的谢洼犆,一个个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尼玛,你这个姓孙的可真够黑的啊!

几百两的东西竟然卖了近三千两银子!

他收购这些货物的成本顶多几百两银子,哪怕是算上运输费用以及其他非常规支出,嗯,贿赂什么的也算进去,其成本也绝对不会超过八百两。

这些东西如果是拿到市面正常贩卖的话,估计也就值个千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如果是正常售卖的话,其利润率估计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左右,不算低,但是也绝对不算高了。

但是,这个孙老头却是从大唐王朝里拿走了三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