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随着后方送来的兵员把现有各部队都补充满员后,李轩很干脆的成立了第四步兵营以及第二混成营。

第四步兵营的编制和前面的三个步兵营都一样,同样是两个火枪队和两个长矛队。

第二混成营的编制自然也是和第一混成营一样,都是一个火枪队,一个长矛队以及少数的刀盾兵、弓箭兵。

这样下来,大唐新军的主力部队就能够达到四个步兵营以及两个混成营了,如果再加上辎重营、守备营以及其他直属各队和闲杂人等,满员编制的人数将会达到三千五百人。

但是这只是纸面实力而已,至少在半年内甚至一年内都无法完成这个计划,为什么?

因为李轩拿不出这么多火枪和火炮、马匹来!

马匹都先不去说了,这玩意根本无法解决,正泰县里的所有马匹都搜刮起来都不够大唐新军用的。

火炮也是个麻烦事,造炮需要的时间长不说,而且需要大量的铜料,这都是极大的限制了大唐新军的炮兵扩张,按照后方工部的说法,下一个月顶多能够拿出来两门五百斤重的小炮出来。

至于说现有装备的八百斤的意大利炮,不好意思,这是试验产品,独此一门,别无分号,而工部那边也没有计划继续打造这种大玩意,费时费力不说,而且重量实在是太大了,在正泰县以及周边这种山地众多的地形,根本就难以使用。

要不然的话,李轩也不会一直坚持让后头的工匠们把火炮的重量限制在五百斤以下了。

因此谢梓炜就不用指望能够在近期得到第二门八百斤以上的重炮了,后期工部那边提供的将会是清一色五百斤甚至重量更轻的火炮。

火炮数量少,但是等一等也没有问题,大不了先不用呗!

但是火枪就是个大问题了!

按照预定编制的计划,大唐新军需要整整一千支以上的火枪,而且这个数目还是最低要求,如果说后期李轩想要把辎重营从冷兵器部队改装为热兵器部队的话,这个数字还得再加两百支。

并且,这个数量还是编制数量,训练、作战等等所形成的损耗以及备用火枪还没有计算进去呢。

如果都算进去,一千五百支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