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页

他当即道:“臣会以最快的速度把这火炮,哦,意大利炮带过来的!”

听到手下的这侍卫也随着自己叫起了意大利炮,李轩也是懒得解释了,随意挥了挥手让他去办事,回头他则是继续观察着河对岸的明军。

河对面的明军明显是没有在今天傍晚冒险渡江的打算了,因为那些明军已经是开始修筑营地了。

不过想想也是,如今河对岸根本就没有几艘可供渡江的小船,而索道也已经被斩断,他们靠着这几艘小船,一次顶多送几十人过来,这来回一次怕是要小半个小时呢。

如果他们要这么冒险渡江,基本就是给大唐新军送肉吃,而且是送过来多少就会被大唐新军吃掉多少。

他们要想渡江,就得制作大量的木筏或者竹筏什么的,最少也需要做到一次性送五百人甚至上千人过江,要不然的话他们冒险渡江只能是送死。

看到明军开始修筑营地了,李轩也是没有兴趣继续在山头上亲自观察了,反正在山头上随时都有己方的人观察对面明军的动向,稍有异动就能够报告到自己这里来,他没有必要亲自盯着。

下了山头后,回到中军营帐后,李轩又把曾子文他们几个高级将领召集起来,说一说今天这一次伏击的得失。

这种战后讨论已经差不多形成了大唐新军的习惯!

这种战后讨论会议,简单说就是总结优点和缺点,以后优点继续发扬,缺点就是尽力避免。

这样大唐新军才能够在缺乏大量专业将领的情况下逐步走向正规。

理论不够,那就靠经验来弥补,打仗打多了,大唐新军所能收获的东西绝对不会比一群职业将领所带来的各种经验少。

一番找茬大会之后,李轩又是详细问了白云奇后勤相关情况。

这一次他们出战澜江渡口,可是准备和明军长期对峙的,这一千多号人吃的用的可不是个小数目,而周边也没有什么大村庄之类的可以让他们就食于敌,只能是从溪口村那边征集了粮食或者是干脆派出收粮队到其他地方收集粮草,然后运送过来。

而这一路上的路程不算短,尤其是从溪口村过来此地,辎重运输部队可能会被龙华镇、正泰县城内的明军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