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王翦回咸阳,嬴政的犹豫不决。

秦功 下雨我带刀 3305 字 3个月前

王翦叹息,随后便下定决心,对着嬴政拱手打礼。

因为王翦已经辞官,对于这段时间所有战事情况,以及楚军所有动向都一无所知,故而眼下当务之急,便是去咸阳。

“寡人在此等候老将军!”

嬴政见到王翦答应,激动的说道,心中悄然松口气,连忙起身,对着老将军拱手打礼。

王翦感觉着天冷,本想劝说,然而当看到眼神满是期盼与喜悦的嬴政,猜测到李信兵败之事,让嬴政的心里远比这天冷更难受万倍。

于是王翦便没有再劝说,而是拱手还礼后,便转身回去换衣服。

咸阳王宫。

当被召入王宫书房的李斯、尉缭、王绾、辛胜等人,看到书房内,被嬴政请回来的王翦,全都有些意外,好在转息间,便互相点头示意,紧接着便向嬴政拱手打礼。

“拜见王上!”

“拜见王上!!!”

看着嬴政脸色好上一些,李斯等人也纷纷松口气,特别是李斯,其实对于相位,年过五十的李斯,心中何尝没有想法,然而此前考虑到楚系的原因,李斯方才放弃机会,想着待日后嬴政卸掉昌平君的官职,再谋图相位。

而眼下昌平君的叛乱,让李斯心绪跌落低谷,别说相位,就是自身,都难免会被这件事情有些影响。

“王上,屠睢将军已经统领蓝田兵马,前往武关!”

尉缭对着嬴政禀报道,话音落下,一旁的王绾,也跟着拱手。

“王上,昌平君、昌文君的族人,已经尽数在牢房内,已经派遣官吏,前往各个要地,排查叛乱之事。”

王绾说话的语气,也满是凝重。

昌平君与昌文君在秦国的人脉,实在太多,简单的排查,根本查不出什么,如今最担心的恰恰不是那些叛乱的城邑,而是那些尚未表露叛乱,却已经在等待昌平君命令的官员、守将。

那些人对秦国的威胁,方才是最大!

“好!”

嬴政点点头,随后看向尉缭。

“如今寡人想征调二十万大军,可否征调出来?”

嬴政开口询问道,对于人口户籍这件事情,原本是丞相掌管,但此前隗状出使齐国,而昌平君又调离咸阳,故而很多事情都分摊下去。

在决定攻打楚国的时候,嬴政便把人口户籍的事情,一并交给尉缭、王绾,在下一任丞相任职之前,依旧如此。

“王上,若再征调二十万大军,年后百姓耕种,便是大问题,况且此前我秦国各地粮草,皆囤积郢陈,如今再难供养二十万大军!”

尉缭皱眉摇头道。

“王翦将军,可有退敌之策?”

李斯这时候看向王翦一眼,并没有着急表态,而是询问王翦。

王绾、尉缭等人,也纷纷看向王翦。

地图旁,王翦听着李斯的话,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巨大地图,当看到上面所有秦军、楚军的位置,即使是王翦,都不禁摇摇头。

“固守武关,楚国大可攻南阳、颍川,此为下策,唯有调王贲麾下的十万大军,返回南阳,方可挟制楚国大军!”

王翦说道。

一时间,所有问题,再度回到一开始嬴政的身上,而李斯、尉缭等人,也纷纷看向嬴政。

所有人都清楚。

一边是颍川、南阳,一边是魏地与白衍,就要看嬴政如何抉择。

“王上,下令吧!”

尉缭与王绾对视一眼后,还是上前,率先对着嬴政打礼劝说道。

“非是王上不救白衍将军,而是南阳、颍川岌岌可危,昌平君与昌文君,此前皆乃秦国重臣,深知秦国布兵之地,一旦颍川落入楚国之手,不仅仅是粮草难以送去曲阜,就是魏地的王贲将军所部,亦有粮草之危!彼时王贲将军、白衍将军……”

尉缭看向嬴政说道,话没有说完,让嬴政决定。

“臣附议!”

“臣附议!!”

李斯、王绾等人,也纷纷对着嬴政拱手道。

都清楚嬴政是担心,王贲一旦领兵回秦国,白衍便会孤立无援,但眼下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让王贲回防秦国,已经刻不容缓。

王翦这时候也看向嬴政,等待着嬴政做出决定,王翦何尝不明白嬴政是希望他能领兵攻打楚国,争取时间让白衍脱困,但不说郢陈一地短时间内都难平乱,就是白衍那里,王翦都不相信,昌平君与昌文君,没有安插心腹。

看着嬴政侧脸阴沉不定的模样,王翦知道,嬴政同样也清楚,此时白衍那里,恐怕也已经凶多吉少。

只是嬴政不甘心而已!

………………

南阳郡。

南阳郡守腾老将军,统领着城内的所有百姓、官吏、守军,全都站在城头上,望着城外。

作为武关沿丹水而下的秦国武关门户,南阳郡曾经隶属韩国,后划归秦国,昔日白衍第一次随军出征时,便是沿着武关前往韩国,其中,便途径南阳郡。

“郡守!已经查探清楚,楚国主将,乃是楚将项燕!”

城令来到腾老将军面前,对着腾老将军禀报道。

腾老将军听到‘项燕’这个名字后,目光看着城外远处,黑压压的楚国大军,所有平野看去全都是楚军旗帜。

“前去牢房,以及征召城内所有奴隶,告诉他们,协助守城立功之人,皆以戴罪立功论处,刑罚则免,恢复士农之身!”

腾老将军转头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