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解缙

顾怀放下手中魏老三送过来关于今早东市凌迟方孝孺的记录,揉了揉眉心,有些犯恶心:

“干嘛记这么详细?”

三章凌迟过程审核不过,已删,如果不删,这本书就没了

旁观了整个凌迟过程的魏老三显然也有些生理不适,见惯了战场厮杀,看见人死,魏老三是不会有什么感情波动的,但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千刀万剐,还是实实在在地冲击了他的心理防线。

一旁的王五显然也想起了那一幕,脸色铁青。

在东市凌迟方孝孺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上朝的百官还不知道坐在上方的永乐大帝已经开始清算,有些官员甚至觉得朱棣未免有些太过软弱,明明靖难时候口号喊得那般响,如今却好像把一切都忘了?

事实证明他们都不了解朱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直到散朝,百官走出宫城,得知方孝孺被凌迟,许多建文旧臣赶过去想见方孝孺最后一面,却被那场面吓得呕吐不止,被他们视作软弱的新帝,才盖上了那一层血色的光环。

好些建文旧臣都被吓傻了,能坚持到方孝孺被凌迟完毕的官员一个都没有,而当支零破碎的方孝孺被撤下处刑台,随后成片成片被拉上来砍头的方孝孺十族,更是让整个金陵都震动了起来。

仅仅登基第二天,就开始成片成片的清算杀人,这算软弱?这算宽仁?朱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另一面展现给了所有人看,然后让所有看过的人都寒毛直竖不寒而栗。

顾怀缓缓拿起了第二份记录,只是今天一天,被送上处刑台砍头的人就有两百多个,锦衣卫刽子手的刀都钝了,而现在还关在锦衣卫昭狱以及刑部天牢里的犯人,还有三百多个。

也就是说,明天还得砍上一天。

这还仅仅是方孝孺的九族,搜捕他学生的命令已经被锦衣卫传了下去,只是方孝孺一人,牵连的人就绝对过千,而后面还有黄子澄、齐泰以及一干奸佞榜上有名的人...

饶是顾怀跟着朱棣打了四年天下,这一刻也不免有些心寒,正是因为他了解朱棣,所以他清楚朱棣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这么做。

为了展示他的两张面孔。

一张,是仁慈,对着跟随着他的北平系将领,对着投降过来的建文旧臣,对着天下百姓;而另一张,是残忍,这种残暴只对准那些反对他的人,这种针对方孝孺等人的屠杀,只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在大明不能有任何反对他的声音,一道也不能有。

而锦衣卫,只是他用来达成这个目的的工具。

顾怀终于明白朱棣为什么不让他继续执掌锦衣卫和秘谍司了,避免他权倾朝野的原因肯定是有的,但最大的原因,还是这种血腥的屠杀,不可能让一个国公出面去做。

可以想象明日一定会有许多奏折飞到御书房,弹劾纪纲,弹劾锦衣卫的这种残忍手段,但朱棣肯定不会去理,他只会让纪纲继续杀下去。

顾怀沉默了许久。

见顾怀陷入沉思,魏老三和王五识趣地退了出去,站在门口,魏老三打量着李景隆暂借给顾怀的这栋宅子,想起那些被顾怀退回去的莺莺燕燕,有些可惜:“这宅子可真气派,就是可惜了那些小娘子,你说大人...国公爷退回去作甚?到时候去雇又得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