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页

“话也不能这么说,尺牍之内虽然自成天地,但梁公本有经世之才,反倒无需再迷于墨法天地。朕所见诸公多劳累,于社稷论,还是宁得贤良。”

皇帝闻言后便又笑起来,他亲政也有大半年,如今在群臣面前倒也不太拘束。说了这一句后,便不乏沾沾自喜欣赏沈哲子那虽然工整、但却匠气满满的笔迹,这算是他为数不多能够嘲笑自家姊夫的方面。

不过很快,他还是将注意力转到奏书内容上,看到一半之后,那肥脸上的笑容已是荡然无存,继而浮起浓浓怒色,拍案喝道:“王师勇行中原,就连朕都日夜祷告乞求苍天佑此壮行,不易后路竟有如此贼心逆胆之奸徒,丝毫不以国恩王事为念!那王愆期目下身在何方?朕倒要问一问他,如此败坏弄事,究竟是何心肠!”

听到皇帝如此忿声,众人脸色俱都变得古怪起来。他们哪怕不看,也多少能够猜到奏书内容,无非互相攻讦而已,又能有什么溢美之词。

众人还未及发声,庾翼已经不能淡定,皇帝仅仅只是看了沈哲子的奏书,便将莫大罪名扣在王愆期头上,这喜恶偏袒实在太明显。

而王愆期眼下已是他的门生,其部曲也是他的财产,他自然要上心,因此连忙上前一步说道:“片言折狱,圣道法传,今人多有不及。臣受命谨慎一行,采于两方言论,但也不敢置于一词。王愆期目下已入有司待议,其罪证量裁几何,仍须长论,定论之前,还宜远作观望。”

殿中众人没有一个庸类,听到庾翼言中对王愆期不乏保全,脸色多有微变。沈充于席上环视一周,继而将视线落在庾翼身上,眸子里已经隐有冷芒露出。

皇帝在听到庾翼的话之后,脸上也是闪过一丝不自然,这小舅是在公然质疑他的判断力啊,说他没有片言折狱的才能。但人家仲由有这种才能,因为是孔子的学生,谁让自己没有那种圣贤老师!

皇帝一时间难免有些下不来台,不免更加羡慕自家姊夫那种迎面怼回去的捷才,不过他倒也不便在众人面前挤兑自家小舅,将两方奏书草草翻阅一下,而后便推案说道:“王事大昌于中原,宇内欢庆,还是宜早定论犒飨事宜壮养士力。此等衰声恶事,且由廷尉细裁,留后再论。”

第1002章 苑中黯然

台辅们开会论事,其实皇帝倒也不必亲自在场,反正过后都会有提纲呈送给他了解并裁断。

其实皇帝内心里也不想参加这种会议,一方面是插不上话,另一方面若说的不合时宜,像这样被庾翼顶回来的气闷已经不是第一次,而且归苑后少不了又会受到母后的训斥。

不过皇帝虽然乏甚存在感,但面子上多少还要顾及,虽然台辅们更加关心合肥之事,可是皇帝都定调了,也不好再就此深作讨论,于是便又讲回原本的话题,那就是对边功将士的封赏。

名爵方面倒没有什么疑惑,首先沈哲子自己无有所求,沈充在席中也是一副高风亮节的姿态。至于那些将领们也好说,将淮南开出的价码降低两个等级,大体上也就如此了。

眼下最为难的还是实物的赏赐,台中没钱,虽然早前沈哲子表态可以淮南捐输由台城发放,可是发生了合肥这档子事,谁能保证淮南还愿不愿意遵守约定?若是台中诏书都发了,淮南却不出钱了,又该怎么办?

若是以往,白条打了也就打了,可是今次功事实在太大了,台中若还要这么做,无疑会令军心更加动荡,对台城离心更大。而且谁又能保证这是否沈维周的奸谋?诱使台中夸下海口,加重将士对台城的不满,顺势邀买将士人心,然后借此有更大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