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曹斌那复杂的口碑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一首定场诗过后,说书先生一拍醒木讲道:

“且说御驾来到真定府,见城外辽国兵马杀来,个个都如狼似虎,仿佛凶神恶煞。”

“一时间,百姓惶惧,众臣忧心,多有怯懦畏战者,纷纷进言暂避。”

“圣上见此,拔剑而起,奋而斫案,顾左右而言曰:‘朕亲临沙场,乃是为百姓而来,有言退者必如此案!’”

......

头一段故事就充分突出了皇帝英明睿武的高大形象,顿时将他吸引住了,不时眉开眼笑。

连因为受伤变得惨白的脸色都红润起来。

皇帝似乎想起了什么,看了曹斌一眼,训斥道:

“俊才,若朕没有记错,这东西是你的手下编造的吧?”

曹斌连忙“委屈”道:

“臣只是对报社的人讲述了自己的大概印象,细节方面却是他们自行填充。”

“此事与微臣无关啊!”

皇帝矜持道:“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潘仁美见状,忙低声笑道:

“陛下,这不怪忠靖候,其实老臣也记不得细节。”

“只觉得这段故事,很符合陛下的形象。”

听到这话,包拯有些无语,他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也知道这里面九成都是假的。

他皱了皱眉头,却也并没有说什么。

皇帝在民间的良好形象,有助于百姓对朝廷产生信任,这点他是赞同的。

但他又担心皇帝在这些吹捧中迷失自我,所以才有些不高兴。

历史上,有很多昏君就是这么一点点陷落的。

见包拯瞪着自己运气,曹斌笑道:

“包大人可别瞪我,故事可都是王丞相亲自审核过的。”

皇帝咳嗽了一声,道:

“包卿家就不要计较了,俊才平日里公务繁忙,哪里有时间讲述细节?”

“不过下边的人胡乱猜测而已。”

这次连潘仁美也无语了。

要说别人公务繁忙他赞同,要说曹斌没有时间,谁信?

就没有见过这么懒的人。

大部分公务靠属下,自己吃喝玩乐。

或许他权欲不大,若是自己,才舍不得下放这么多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