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书院论道,新颖看法!

金陵书院外面围了满满当当的人。

书院的学生、老师都到了不说。

像李五、王姑娘这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自己认得点字的人也来了很多。

最外层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跑堂、小商贩这类人。

前面的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是对知识感兴趣才来的,而后面这些人就全是看热闹。

在他们眼里,不管是论道,还是唱大戏,都没什么区别,都是看个热闹罢了。

当然还有很多人是对项燕慕名而来。

都想离近了看看这救了全城人的钦差大人是长个什么样。

本来这种相对来说还算比较严肃的活动来说,围观的人不宜多,基本都是要清场的。

就算只是观众都要有点墨水和素质的人才能充当。

毕竟乱哄哄的,对知识本身不尊重不说,噪音太多都听不清对方说什么,还论什么道嘛。

但项燕的目的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柴薪论”,所以阻止了书院方的清场。

李五到处望了一圈,没有看到王姑娘,心中顿时有点失落。

再望了一眼这乌泱泱的人群,眼中现出一丝鄙夷。

都是些随波逐流的庸者!

不像自己。

自己可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的!

时间上差不多了,随着唱礼者高声宣布论道开始。

项燕和范行恭谈论了起来。

一开始先是从四书五经中挑了一些比较简单,大而宽泛的理论进行了浅要的交流。

说的都是一些读书人基本都知道的东西,也就外面的那些文盲们听个新鲜,但他们也不是完全听得懂。

在列的读书人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态度,不褒不贬,比较淡然。

而李五听了心里那股鄙夷的心态又升了上来。

就这?就这啊?

就为了说点这些有标准答案的大路货,搞了这么大一个阵势?

我看真的就只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罢了!

这肯定是心存不轨,就是为了欺骗无知少女!

之后项燕又和范行恭谈论了一些儒家经典,这次还顺带发表了一些自己对各种儒家经典的见解。

有着现代人思维的项燕,解读儒家经典的视角和这些封建礼教里的读书人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