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

苏系这几年发行的债券,绝大部分都是被工商界的资本家们购入,不管是私人购入还是金融机构购入,最后出钱的还都是那些有钱人。

所以说哪怕是为了军费的缘故,目前的赵东云也是不能得罪这些资本家的。

毕竟现在不是古时候了,古代的君主一道命令就可以让抄家那些商人以补贴国库,比如说清朝的那些扬州盐商,就是清朝的君主们养的一群长期钱袋子,缺钱了就随便找个名头炒几个眼神,一下子国库就富裕起来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别说现在了,就算是前几年的清政府也不敢随便打压商人了,就算是关乎国家利益的事情都可能因为商人的反对而泡汤,最明显的就是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了,这两条铁路本来都是前清借款修路的,但就是因为商人们的反对最后被迫缩回路权,然后开始搞什么商办。

不过这年头大型项目玩商办,背后又没有上层权贵支持的话,基本上都是会泡汤的,即便是打着商办名头的福元机器厂,一开始的时候都是由整个北洋集团给支持起来的,当初的清廷甚至专门下达了旨意,要求地方政府给予方便,同时也是限制外国人购入该厂的股份。

而粤汉铁路说了好几年的商办,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至于现在嘛,就更是没在着落了,等赵东云拿下南方省份后,修这条铁路百分百也是会和陇海铁路、津浦铁路一样借款修路,只不过会坚持要求经营权而已,不至于和前清时代那样被人坑的太惨,连经营权都是被外国人夺了去。

只是这年头大型项目搞商办不靠谱,但是商人在这个时代的政治影响力还是越来越大,至少目前来说,不管是赵东云还是段祺瑞,其实都是需要拉拢当地的商人阶层,就算是南方联邦也不例外,中华南方联邦帝国相对于中华共和政府而言,他们更具有封建气息,现在还是遥尊被软禁的光绪为帝,然而他们对待工商业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宽容,尤其是持续的战败,连接丢失了两江,广东等重要省份后,他们对云南、四川当地的工商行业就更加宽容了,试图拉拢当地的商人阶层出钱出力继续支持他们的政权。

某种程度上来说,苏系、皖系和南方联邦乃至山西吴凤岭、湖北王士珍都是有奶便是娘的类型,谁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钱养军打仗,他们就把谁奉为座上宾。

第413章 攻克芜湖

赵东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为了拉拢工商界的资本家给购买爱国债券,筹集军费,他可是已经连接举行了多次的酒会、舞会之类的,而邀请的人都是那些以往上不了台面的商人,自古以来中国的商人政治地位都是非常低下的,明朝的沈万三够有钱了吧,还不是被朱元璋一刀砍了。

然而近几年,国内商人的政治地位急剧上升,说到底还是一个需求问题,以往人家朱元璋可不依靠商人们的钱来维护国家的统治,但是现在不同了。

只是拉拢和纵容还是有区别的,赵东云可以拉拢这些商人,但是绝对不会纵容这些商人拖自己的后退。

而这一次福元机器厂的分红事件明显就是拖了自己的后退,福厂如果今年持续分红的话,他们就很难继续大规模扩产,这对于急需武器弹药的奉军来说是非常不妙的。

福元机器厂的分红事件,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对奉军的发展有些不利,不过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太大的影响,目前的福元机器厂还是每天都保持着高强度的生产,每天从福元机器厂的仓库里直接搬上停在厂区直线铁路的军列的军火不计其数。

步枪、火炮、机枪、炮弹、子弹乃至军刀、水壶等各种军需物资不计其数,每一天都有军用专列满载着这些军需物资离开福厂,然后经过厂区铁路支线后进入京奉铁路,有些是失望天津港口,然后装船海运到海州等几个南方的补给港口,而更多的则是继续沿着京奉铁路南下,然后在京师再进入京汉铁路,一路南下,有少量一部分在石家庄专车,然后进入山西,这些是卖给吴凤岭的。

更多的则是继续南下,抵达郑州、信阳等奉军在河南的几个大型军用物资转运中心,一部分还继续南下湖北,用以供应王士珍的部队作战所需,主要的还是从信阳出发,通过人挑马拉进入安徽,用于补给第一军、第四军乃至第二军的作战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