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唯独吴凤岭,从鸟不拉屎的热河都统换到了山西去,虽然这山西依旧需要他去打下来,但是山西新军力量薄弱,拿下来的难度不大,不像段祺瑞和王士珍那样南下面临着困难重重。

所以天津和谈,收获最大的不是赵东云或者是王英楷,而是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吴凤岭。

京师以及南边的事我们暂且先不说,且说赵东云,他的专列从唐山出发,在抵达山海关后再一次停留了下来。

山海关关系到关内外安全,此地退可守,而进则是可以作为入关的桥头堡,所以赵东云对山海关的防务还是比较关注的。

“这榆关的重要性也不用我多说了,你们心中都是有数的,如今这边的兵力不多,我看这样,第三师就先在这里布防,第一骑兵旅也留在这里,第十师、第二骑兵旅随同我回防奉天。”赵东云继续说着:“老孟,你来当这个榆关防务司令,负责榆关以及榆关以西防务!”

孟恩远听罢立即站起来:“职部领命!”

这平静的脸色下,孟恩远也是忍不住的露出喜色,这“榆关防务司令”可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一师一旅的指挥官了,而是一个已经上升到了战区层次的指挥官职位,严格上来说和段祺瑞的第一军司令和王士珍的第二军司令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

这未来孟恩远手底下管辖的部队就有第三师、第一骑兵旅、第四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甚至连山海关的一个巡警团在战时也是归属他指挥。在苏系内,和“锦州防务司令”是相当的职位。

其中所辖的第一骑兵旅也不是原来的那个第一骑兵旅了,之前赵东云手底下的奉天第一骑兵协,虽然挂着骑兵协的名头,但实际上拥有高达五千的骑兵兵力,这基本上就是一个骑兵师。

这一次新军制改革后,赵东云也不想弄出一个骑兵师来,因为那样骑兵编制太大不利于作战。之前的入关作战中就已经暴露了这个问题,奉天第一骑兵协由于骑兵众多,而且骑兵部队除了早期防备天津外,中后期一直都是游走在北部以及后方,担负包围拦截以及控卫后方运输线的任务,实际作战里多是以一个骑兵营(团)为核心。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孟恩远的骑兵部队从来就没有聚集起来过,而是广泛的分散在了京师以东的诸多方向里。

面对编制过于庞大的情况,同时还考虑到今后不但需要骑兵部队控卫关内控制区,还得在东北三省内布防,尤其是黑龙江以及吉林等地区,是比较依赖骑兵的机动性的,所以赵东云不可能把所有骑兵部队都部署在山海关一带,而是得带回去一部分。

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趁着新军制改革,赵东云把所辖的诸多骑兵营直接改为骑兵团,撤销骑兵营这一级编制,从称呼上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大连小团制的骑兵编制。

在这种情况下,手底下三个师的骑兵营直接改称骑兵团,而混成旅的骑兵队也是根据新军制改称骑兵连。

而纯骑兵部队里的第一骑兵旅只留下三个骑兵团,同时由于孟恩远升任榆关防务司令,该骑兵旅的旅长由华振基继任。

而抽调出来的三个骑兵团则是直接编成第二骑兵旅,并随同赵东云一起返回东北,将会成为东北三省内的主要机动骑兵力量,首任旅长则是绿林出身、外号为吕双枪的吕城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