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如今赵东云好歹是封疆大臣之一了,属下们自然还是照旧喊大人或者将军大人之类,但是外界的人已经很少给赵东云连名带姓的喊了,多以“赵将军”称之,偶尔也会用“赵宿迁”代之,还有些不要脸面的吹捧之辈更是喊起了“宿迁公”。

吴凤岭和赵东云随后就是相互吹捧了起来,你说我练兵厉害,我说你指挥有方,总之是交谈融洽,氛围友好。

两人小小的交谈了几句后,随后一名护兵小跑着进来,然后低声对两位大人道:“段大人和王大人已经到了!”

赵东云和吴凤岭对视一眼,然后就是相继停下了交谈,不多时大门外就是出现了段祺瑞和王英楷的身影。

虽然段祺瑞和王英楷、赵东云以及吴凤岭都是一镇统制,但是威望和资历相差还是有的,作为权力场上的晚辈赵东云和吴凤岭都是相继起身相迎。

王英楷更是人还没进来呢,就是朗声道:“子杨老弟,你可不地道啊,也不等等老哥我,要不然我们就可以一起进来了!”

一旁的段祺瑞进来后也是道:“一路上可还顺畅?”

赵东云这个时候可不好在段祺瑞以及王英楷面前摆了什么盛京将军的谱,嗯,尽管他手底下的三镇兵力的确比在场的其他人都多,但是资历和威望这些东西不能只算你手底下有多少人的。

赵东云自然得露出笑容来和段祺瑞以及王英楷两人问候了起!

一时间里,在场四人的交谈都是笑容满面,丝毫看不出来在场的这几个人其实是北洋内部彼此间的竞争对手。

这废话说起来有些长,一直一刻钟后众人才是围着一张方桌四面坐下。

要知道这张方桌可是作为主人的吴凤岭亲自准备的,为什么?为的就是避免这个时候选座位的尴尬。

中国的传统里,座位是相当考究的,如果是传统位置的话,谁做上首?谁座次席?吴凤岭和赵东云没什么好说的,肯定是坐在下面,但是段祺瑞和王英楷呢,要是谁都不想让到时候也不好办,所以吴凤岭干脆弄了个四方桌子,一人一边谁也不比谁好!

这其实也就只有吴凤岭才会有这样的顾虑了,要是换成了段祺瑞当地主的话,段祺瑞肯定是当仁不让的自居首位。

不过吴凤岭显然没有段祺瑞这样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