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然而中高等,尤其是顶尖、能够负责一整个项目研发的技术专家却是屈指可数,仅有的七八个都是高薪从国外聘请而来的,先不说这些人的薪水太高,甚至高薪都很难从国外请到真正的技术专家,只有一些中等水平的工程师被高薪吸引来到唐山。

所以这就造成了福元机器厂里顶尖专家比较少,而擅长重机枪方面的更少了。

至于订单也是一个问题,北洋体系这几年从德国进口了大量重机枪,说实话对重机枪的需求已经大大降低了,就算有也是十几挺,几十挺的小单子,至于那些南方各省对练新军可不如袁世凯那么上心,如果不是朝廷逼着他们连新式步枪都不愿意换,更别说购买昂贵消耗子弹的重机枪了,所以就算有但是也绝对不会多。

然而就这么几十挺重机枪的订单量,是绝对不能让维持一条重机枪生产线正常运转的。而订单不够就贸然招募大量、培训工人启动生产线,最后可能会把血本都亏掉的。

所以还不如继续像现在这样先小规模试生产,一年下来估计也有几十挺的产量,用来给北洋做正常的损耗替换是足够了,至于再扩大产量就是没有必要了。

见赵东云露出了同意的神色,安德烈继续道:“将军,我们需要机枪和子弹,而将军你需要金钱,你的工厂需要订单和工程师,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

赵东云请哦了声,用着询问的语气:“安德烈先生你有什么见解?”

第142章 历史已经改变

安德烈道:“如果将军您的工厂缺乏足够的工程师来完成最后的研发,那么我们也可以派遣多名高级工程师帮你们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就是贵厂生产出来的重机枪必须优先供应我军,并且不得出售给日本人!”

给人来帮忙解决技术问题?这倒是有吸引力,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人才最值钱,俄罗斯虽然在技术上不算什么强国,但是好歹是正儿八经的列强,现在人家也已经开始仿制重机枪了,不过由于距离遥远以及生产缓慢,导致远东的俄军根本无法从他们国内得到太多的重机枪,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找到赵东云头上来。

赵东云沉默了会,他在思索着得失,此举是不是会得罪日本人呢?肯定的,但是他前头已经卖了那么多军械给俄国人,而日本人也早就知道了,所以要说得罪的话早已经得罪了。

管它呢,赚钱才是王道!

想到了这里的赵东云点了点头:“如果贵军有足够的订单,我想福元机器厂的股东们是非常乐意启动一条重机枪生产线的!”

安德烈笑了,他来之前就知道赵东云不会拒绝他的提议!

就和赵东云对他略有了解一样,安德烈和赵东云相交大半年,对赵东云也是有所了解了,通过这大半年的接触这个赵东云给他感觉就是两个字:贪婪!

这个人丝毫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观念,这个时代任何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不可能把无数军火提供给霸占东北的俄军,甚至激进一些的估计都得跑到东北来帮参加日本人的满洲义勇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