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郑氏提前准备了一肚子说辞,正准备给她们母女俩一个难堪呢,哪知道人刚进门就走了,压根就没跟她开口说话。

郑氏有点急了,赶忙开腔道:“嫂嫂既然来了,怎么连句话都不肯跟我说?总不能是看源儿发达了,就连自家骨肉都瞧不上了吧?还有宜静,见了我这个姑母居然一言不发,问候一句都不肯?”

李氏听不得她话里话外拿儿女说事,眉头当即就皱起来了,转过身去正待开腔,赵宝澜就先一步开口了。

她神色惊诧,隐约带着点慌张,松口气似的,说:“姑母,原来你没死啊?真是的,刚才吓死我们了!”

赵宝澜道:“我跟阿娘一进门,就看你们俩坐在椅子上纹丝未动,还以为是尸僵了呢,毕竟大家都是文明人,懂礼貌的,哪有见了长嫂之后屁股上还跟压了个秤砣似的纹丝不动的?知道的是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姑母是得志便猖狂,觉得女儿有可能嫁进昌国公府之后,娘家人都看不上了呢!”

郑氏原本想给她们母女俩来个下马威的,没想到迎头就被呛回去了,一张脸涨得通红,瞪着她一言不发。

庞琴安目光微闪,也忙起身向李氏见礼,笑容如春风拂面:“外甥女方才看书看得出了神,竟不曾瞧见舅母与妹妹来了,该死该死,舅母宽宏大量,不要同琴安计较。”

李氏无意与郑氏母女过多纠缠,一是没必要,二来也是怕将来庞琴安嫁进昌国公府之后给郑源使绊子,现在既然己方没吃亏,也不欲过多掰扯,温和一笑,道:“怎么会呢。”

说完,又向郑氏道:“琴安真是越发标致了,难怪会被昌国公夫人看中呢。”

郑氏有了这么个台阶,就就坡下驴了,商业互吹说:“宜静也不差啊,有嫂嫂当年的风范。”

李氏跟赵宝澜离开之后,郑氏脸上浮出浮现出几分郁色,重重一拍桌案,冷笑道:“难怪你外祖母跟邱姨娘都说她们太嚣张了,依仗着郑源,连我都敢不放在眼里!”

庞琴安便笑着劝她:“您跟这种人有什么好生气的?等我顺顺当当的嫁进了昌国公府,还不是想怎么踩就怎么踩?”

左护法安排的人窃听到这么一席话,忙不迭跑去汇报。

赵宝澜听罢嗤笑一声,心里边的算盘却开始转了:这娘俩想的这么美,不想个法子把那个什么世子给抢过来,我都对不起师傅坐的那几十年牢!

这么见了一面,两边都知道对方不是省油的灯,之后就没怎么相处过了,反倒是邱姨娘和郑宜舒跟郑氏母女俩打得火热,整天陪着凑趣赏花,低三下四的跟两个丫鬟似的。

当天晚上赵宝澜听祝婆婆提了一句,说邱姨娘心气儿高着呢,就希望讨好了郑氏和庞琴安,到时候帮郑宜舒找门好亲事,叫她风风光光嫁到金陵去。

赵宝澜只是听了一句,也没往心里去,别人的路别人爱怎么走怎么走,碍不着她就行了,哪知道第二天她就跟庞琴安来了一场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