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手持白刃,杀心自生!

过了粉油大影壁,贾琏本想直接去寻平儿,自个的体己素来都给她在管,但转念又想起平儿正在养胎,不少差事都转给了晴雯,只好作罢。</p>

进了屋,贾琏寻上凤姐儿,道“这两日搬五千两银子出来,给那劳什子孙绍祖家,原是欠他们的,如今就当给他家买膏药去。”</p>

“又怎么了”</p>

凤姐儿端着茶水过来,让贾琏润口。</p>

待听贾琏解释了来龙去脉,凤姐儿立时跟着骂了一句,道“不嫁去那边也好,水里伸脖子衔草的王八,二姑娘好好的人反倒是被糟蹋了。”</p>

只是说到那五千两时,不免叫人心疼了半响。</p>

“你去歇着好了,我安排人准备着银子,等那王八家里来人了。”</p>

凤姐儿还是闷闷不乐的松了口。</p>

怨不得她小气,眼下真要帮贾琏脱罪,就是一大笔银子要出去,还有要是一家子回金陵去了,哪一样不要钱</p>

而迎春却毕竟是要嫁出去的人。</p>

贾琏见凤姐儿不高兴了,多少也猜得到原因,便摇摇头,将那茶吃尽了。</p>

“被老爷太太和那姓孙的气得趟不下,我出去走走。”</p>

说罢,贾琏起身就要往外走。</p>

凤姐儿拦着道“你别急着,先看个东西。”</p>

牵住了贾琏,凤姐儿转身从柜子里捧出一个用黄绳系着的匣子过来。</p>

“这是王家前一阵子送来的,说是老爷遗命交给你,因事情多,我就忘了,这时才想起来这东西的用处。等我们去了金陵,拿着这东西回王家,他们不敢不认账,好歹有了我们从容安身的地。”</p>

贾琏端详着这细长的匣子,隐约猜出里面是什么了,接过在手,口内问道“怎么他们家南下时不说这事,如今才送来”</p>

凤姐儿回道“之前你弹劾过子腾老爷,多少叫他们误会了,不肯给东西。如今才想明白,发信过来。”</p>

黄绳解开,显露出匣内收着的东西,不出所料的,是两把并拢合着的剑,一把通体玄色,一把里外显露出古朴之韵。</p>

贾琏定睛一看,不免觉得其中一把有些熟悉,再上手取出来,拔剑在手,上下打量一阵过后,恍然明了。</p>

“这不是当年他们家老爷刚出京巡边时俺送去的东西么”</p>

兜兜转转,一晃十余年,这古剑竟然又回了来。</p>

凤姐儿笑道“这倒是巧了,可见人家是极看重这东西的”</p>

贾琏却皱眉道“遗命特意叮嘱送来,只怕子腾老爷在都检点府的佩剑就是这两柄但我又不曾去主持过送葬,未免受之有愧。”</p>

凤姐儿听得愈加欢喜了,忙道“原来有这个意思在可以寻人看看”</p>

官场之上,有师徒门生相承,也有父子女婿相承。按规矩来说,后辈受遗命主持了前辈的葬礼,也便是广而告之其他人等,已接过前辈的势。</p>

这规矩由来不止一两百年,当初王子腾就帮忙主持过宁府贾代化的葬礼,血缘之外的传承大有门道在。</p>

可惜如今贾琏已经是遭贬为庶人,王家人又早已经南下金陵,问不出什么,又就算是真的,这剑也来的迟了。</p>

“凤姐儿不用还麻烦那些,还有一起南下金陵的事,也等等再说罢。”</p>

也是念起了水溶殉身却没有暴露那柄伞的义气,说着,贾琏将那古剑合起带上,一手掀开帘栊出门去。</p>

凤姐儿在后,刚要说外头冷,最好带着手炉走,却眼见人影已径直走了,只好默默将剩着一把剑的剑匣收起。</p>

贾琏先到西厢房里看了看养胎的平儿,晴雯也在这,说了几句话,再走出,到了南北夹道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