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奕奕然史侯府,湘云论嫁娶事。

通政使司,俗称之"银台",说起来隶属尚书台之下。

元月初七。

当今史银台早已经卸了任在家,正安排着举家出京的事宜。

贾智深乘车到了史家保龄侯府后,贾家的嬷嬷去请史湘云出来。而贾琏自去拜见了史鼐夫妇,然后被领到书房说话。

保龄侯史鼐满面奕奕之色,先落了座,适宜驾起腿,再随手指了身边的位置,示意贾琏坐下。

话不及开口,便先有轻笑响起。

贾琏依言入了座,便听得旁边舅老爷史鼐悠悠道:“前朝不设辅相之职,以至常有朝廷内外诸臣无人统领之事。群龙无首,已非是吉卦,党争之事竟胜过古人历代,以至庙堂倾覆。我朝太祖皇帝即位以来,重开尚书台,以尚书令为宰相,掌平章、枢密事……”

这都是些老生常谈之事,贾琏在旁听得不置可否。

正好门外史家人送了茶水过来,贾琏解开茶盖就着热气嘬了口,稍显停顿,然后饮下。

史家祖上的老太公,即贾母生父,史鼐之祖父曾任过尚书令,宰相之职与贾家两门武勋国公相印得彰。不过朝局变换,连尚书台中都已经十多年不设尚书令,史鼐虽仍然承有侯位,但在朝中的声望已经是远不及祖上。

史鼐追忆往昔毕了,作势端起茶来,同时再将出一话。

“当今圣人往前倚仗内阁,多有消减尚书台权柄的手段。如今却要不同了,年前对照前朝故事,发旨意使吏部天官不入内阁,此消彼长之下,尚书台众同僚该有起复的日子,可惜我蹉跎多年,今时却是要走。”

贾琏是向来晓得,舅老爷史鼐因外任后连日欣喜,此时便不在意末尾这句。

“俺听说朝廷的尚书台本就是源自于古时南梁朝皇帝的秘书署,后来便成了朝中的顶梁般的官职。这几百年尚书台不经用了,就冒出个内阁,但这内阁却也是从前朝的皇帝秘书署变成的,这事莫不是叫人吃笑?”贾琏笑谈道。

“这有什么可称奇的。”

史鼐跟着笑了句,又说道:“天底下的事变来变去的多了,大多的用处还不都是那一个样?只专门为难我们这些后来人罢了,成了睁眼的瞎子,好成全了别个去上位。”

史鼐说着,饮了一口茶水,紧跟着便是眉头一皱,变了面色。

余光看了贾琏一眼,史鼐即刻拍着桌子朝门外发话。

“我那藏着的天青花雪叶呢!就让老爷用这碎茶渣子招待好亲戚?真亏了你们的老脸!”

听得发怒,门口先进来了个丫鬟战战兢兢的请罪,支吾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在紧随着,便有个管事模样的老人进屋来禀告。

“回老爷,那罐东西已经装包放车上安置了,一时不好弄,别的也取不及时。怨下面的人又没有眼色,只管糊弄,没成想怠慢了琏二爷这边。”

这管事说话间,又跑来给贾琏告了罪。

都是认得的人,贾琏微微摇头,就着这粗茶吃了。

幸好金陵四家同气连枝,这事还算不上家丑外扬。

贾琏晓得史家传出勤俭的家风,且还欠了内务府两百多万两亏空银子,史家在京中就是想富奢也富奢不起来。

史鼐板起着一张脸,骂了那管事一顿后,也不在书房里坐着了,领着贾琏走出,游览史家的园子,顺带再提起保龄侯府出京后的安排。

贾琏亦步亦趋的跟在史鼐身后说话。

舅老爷史鼐有心提点通政使司任上,虽然看似是本分,但亦是专门的人情。

贾琏不是不辨事理的人,晓得这是好意。

“湘云丫头既然要过去荣府住,里里外外的难免要劳烦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