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明再无功名优待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348 字 3个月前

中原政治格局在千年的岁月里是经过漫长的演变,始终在试图寻找到一种最佳的模式。

自夏禹建立夏朝,确定了家天下之后。

中原历经诸侯分封、门阀世家、九品中正,在世家共治的隋唐时期,科举取仕渐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政治场上,等度过五代十国那混乱的岁月之后,赵宋的建立,让科举彻底成为中原唯一的政治主脉。

士大夫集团秉持朝政,士绅集团掌握地方,才有了那句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可笑之言。

大明前承宋元,再造中原,重塑正统,科举制度也一并继承下来,虽然目下再无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言论承诺,可天底下的士绅读书之辈,却无不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午门前,朱允熥当着百官面前,公然宣称大明要取消天下读书之人,进身功名之后的一切优待。

哗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那些穷其一生中举入仕的官员,一片片的倒下。

无数的官员,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期望皇太孙能够收回那句刚刚说出口的话。

就连自诩为大明鹰犬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也变得迟疑了起来,望着那些变得疯癫的官员,一时间也不敢轻易下令,命人缉拿扣押。

任亨泰浑身冰凉,目光呆滞的望着眼前的朱允熥,嗓子里一下下的低声哀鸣着。

“殿下是要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吗?”

“本朝创立不过二十八载,陛下初御大宝,革故鼎新,重塑中原正统,安抚百姓,适时人才凋零,贤能藏于山林乡野之间。

陛下耗费钱粮,重设学堂,抚育老幼贫寒,礼贤下士,历时二十八载,国朝官缺仍是频频空置。

以国朝供养功名之辈,两榜进士乃是天子门生,圣天子取才于天下。朝野有官二万八,天下读书数十万。便是有罪,难道天下读书之辈,皆有罪乎?

臣本愚钝,无有宏图,却见大明盛世可期。殿下少年英才,朝政一时阻塞,却有时日调理。治国如烹小鲜,文火慢炖。殿下因时下之罪,牵连无辜之辈,后世子孙,好似猛火乱炖,顷刻间便是柴干锅裂,社稷何以稳妥。”

“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死谏殿下,望殿下明察,三思而后行,以大明社稷为重。”

任亨泰长长的发出了最后一声叹息和劝阻,五体投地,重重的叩拜在地上,声如泪下,不断抽泣,背身颤抖。

朱允熥目光从未如此刻坚定。

他望向那些陷入绝望和哀嚎的官员们,轻声开口:“孤此刻非是与尔等商酌。”

“孤是在告知尔等。”

说完之后,朱允熥便已转身,往那午门下幽暗的城门洞里走去。

“殿下!”

“殿下啊!”

“臣乞求殿下收回成命。”

“殿下啊,大明不能乱!”

“……”

任亨泰一声声的高呼着,悲痛欲绝。

茹瑺将倒在地上昏厥了的翟善扶起抱在怀里,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忽的,他目光愤怒的转头看向一旁的郁新和王儁两人。

郁新、王儁察觉到身边的目光,默默侧目看了过来,看清了茹瑺的脸色眼神之后,两人身子不由动了动。

“这便是你们做的好事!”

茹瑺愤怒的低喝着,双目好似要喷出火来。

郁新眉头皱紧,下巴抖动了两下,却就是说不出话来。

在他一旁的王儁却是冷哼一声:“陛下的旨意还没有下来,天下功名之辈的优待便还没有取消!难道陛下还能如殿下一般,真的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难道,真的要让天下大乱?”

噔噔蹬蹬。

幽暗的午门城门洞里,朱允熥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而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却是从城门洞里传出来。

是今日那些被召入宫中,与皇帝一起看戏的城中百姓,在内宫二十四衙门总管孙狗儿带着人陪同下,自宫中走了出来。

大抵是因为前番入宫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今日里和皇帝说了好多家长里短的老人们,也没了再要殴打午门前这些官员的心思。

但还是对前一刻好端端,现在个个都像是疯了一样的官员们,投去好奇的目光。

官员们望着这些出宫的百姓,心中一阵拔凉拔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