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知耻后勇———刘备(求收藏求追读)

晌午,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已经披上布甲,成了一名普通的士卒。

张飞见着刘备越想越发的气愤。

“大哥,那袁绍实在不识抬举,大哥可是皇室后裔,怎么能屈居于士卒。”

张飞一直为这件事耿耿于怀,这刘备没有投奔袁绍之前,好歹还是一个县尉。

到这袁绍帐下,却变成一个小兵,这让张飞原本火爆的脾气,就已经压抑不住了。

更何况,作为一名士卒的食粮更是清汤寡水,想想前几日,三人还是坐在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因此,张飞心生了退意。

“三弟,不可胡说。”

刘备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心里却是十分苦闷。

这袁绍听说自己,自报家门皇室后裔,虽然自己没有战果,但是也不真至于只给一个小小的士卒吧。

哪怕给上一个曲长,一个屯长,此行三人也可以有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但是,现在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十分的渺茫了,只能是见机行事了。

“三弟,大哥素以仁德著称,又以古代圣人的准则要求自己,哪怕那袁绍当真给大哥封赏大官做,大哥也不会接受的。”

关羽看事情要相对透彻一些,而且后世的水淹七军,就是关羽一手谋划的,因此他的大局观,自然也不会太差。

“知我者二弟也。”

刘备对着关羽看了看,说来这刘备也算是真的仁德之人。

后世很多人对于刘备的仁德都持有怀疑的观点,但是韩式却认为刘备十分的仁德。

因为,研究三国这个话题,自然就绕不开研究刘备,曹操,孙权三人的生平事迹,和人物性格要进行研究。

自然绕不开刘备的事迹,就拿他就任平安县县尉和平原县令的时的事情来说。

公元184年,年仅23岁的刘备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而被封为安喜县县尉,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凭借战功得到的官职。

然而不久,从中山郡调任了一位督邮来到安喜县肆意妄为。这名督邮本是被安排来视察工作的,然而刘备亲往求见,却吃了闭门羹。

大怒之下,刘备直接闯入督邮的住处,用绳子将其束缚起来,打了二百仗。由此可见,刘备绝非唯唯诺诺、阿谀奉承之人,他无惧无畏、快意恩仇的作风,颇具豪侠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