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萤火虫

“这个啊,”陶幽手枕在脑后,再次跷起了二郎腿,“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宋小安看了眼墙上的时钟,说:“不着急,我今晚可以继续呆在这儿听你讲。”

“第一呢,那时候山上每天都会有人去,不可能会有老虎和狼那些东西,那都是骗小孩子的,我爷爷当时不想带我上去也是这么吓唬我的。但我是谁啊,我怎么会信这些。不过蛇是有的,我还见过有人抓下来的。”

“也不知道是谁,被吓得晚上不敢睡,缩在被窝里,硬说听见山上有狼嚎,要下来咬人了,闹得陶爷爷大半夜直接从柴房拎了木棍要揍人。”宋逸勉一边叉了一块西瓜递给陶幽,一边很自然地拆台。

“嘘!”陶幽手做了一个拉拉链的手势,示意宋逸勉赶紧闭嘴。

宋小安冲宋逸勉张嘴,“哥,我也要吃。啊~”

宋逸勉在碗里随便叉了一小块,塞进宋小安嘴里。

————————————————————————————

其实陶幽小时候因为淘气,没少惹陶爷爷生气,也没少遭陶爷爷的柴火威胁。

最严重的一次,是她擅自带着宋逸勉上山玩,结果在山上迷路,大晚上还没回家,急得陶爷爷带着好些人上山找,差点儿报警,找着回家后,陶幽被陶爷爷拿着木棍盯着,在院子里罚站了几个小时。

村里的孩子群里总会有这么一两个孩子王,从小就在村子里混,村子里大大小小的路都烂熟于心,还总能找到稀奇古怪的玩法,甚至还能三天两头独自上山不迷路。这也是陶幽这些从小在城里长大,每逢过节和寒暑假才有机会回来村子的小孩儿所崇拜的。

只要有这些孩子在,陶爷爷就会允许陶幽和他们一起出去玩儿,玩到天黑回家的那种。

白天随陶幽跟着那帮孩子玩儿;晚上,陶幽是绝对不允许独自出门的,去哪儿都必须有人跟着,这是陶爷爷雷打不动的规矩。

陶幽跟着他们上山挖笋,敲板栗,摘野菜,爬树摘野果子;下田抓蝈蝈,抓黄鳝,摘野树莓;下溪抓鱼,摸螃蟹,找螺蛳。陶幽人生中的第一次游泳也是在后山脚的这条小溪里;一年四季,她只有在城里生活的那段时间皮肤保护的最好,回了村子就是到处疯玩,晚上躺床上,闭眼就睡。

这些活动,宋逸勉也没少参与。

那时候半点大的孩子群还很有仪式感的分队长和副队长,还有团队口号,也不知道这些是怎么分出来的,反正等陶幽再次回村子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陶幽一直不甘心只做一个听其他人指挥的小队员,但是为了能够上山玩儿,她也就忍了。

正巧那次陶幽和孩子群的队长意见产生了分歧,差点打起来,那人威胁陶幽说以后再也不带着她上山玩了。

陶幽怎么会这么乖乖听话,就算是在幼儿园,也没有一个小朋友会和她这么说话,往往她才是那个放狠话的人。

陶幽和宋逸勉在山脚看着那群孩子跟着孩子王,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不合身的大背篓,蹦蹦跳跳往山上走。

陶幽很好奇他们会干什么,找哪些好玩又稀奇的东西,但因为刚和那领头吵了一架,陶幽好面子地没跟上去,拉着宋逸勉回家。

在家呆了一天后,傍晚,夕阳斜照在山间,倒映出山的形状。陶幽托腮坐在后门坎上,望着不远处的大山发呆。

忽地,她眼睛一亮,往屋里奔,背上背篓,拽着正在专心看绘本的宋逸勉躲过正在厨房烧饭的陶奶奶,往山脚跑去。

她天真地想着,自己上山玩的次数在孩子群里排不上第一,但也绝对不是倒数第一;她认识上山的路,为什么一定要跟着他们才能上山,她想要证明没有他们,她自己也照样能玩出花儿来!

至于为什么带上宋逸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想找个伴儿一起玩,其次就是希望如果被陶爷爷发现他们擅自上山,能看在宋逸勉的面子上放她一马。

‘天马上就黑了,我们明天再上去玩吧。’宋逸勉拖着脚步跟在陶幽身后,有些不安。

陶幽才不怕,‘才五点半,离天黑还早着呢,我们玩一会儿就下来。’

‘你敢说,你在家看了一天的书,就一点儿都不想去玩儿?’

宋逸勉闭了嘴,乖乖跟在陶幽后面上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