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章

沈丽姝趁机给自己刷存在感,“看我对你们好吧?给你们开的工钱,被同行知道是要戳脊梁骨骂的,我这根本就是扰乱招聘市场的行为。”

小伙伴们不知道什么叫扰乱招聘市场,但她自卖自夸的用意他们听懂了,再一想徐力那句“他哥一个人可以养活十个伙计”,虽然对他哥不太友好,但还真是大实话。要是直接请外边的伙计,或者给他们的待遇按照行情走,姝娘每个月起码还能多赚一两百贯钱。

正是姝娘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才让他们都跟着赚得盆满钵满。

众人本就不是容易忘本的人,此刻被气氛一烘托,对沈丽姝的感激之情更是熊熊燃烧,发自内心的吹了一波彩虹屁。

把沈丽姝吹得飘飘然,才听张彬不紧不慢的总结道,“酒楼的人工成本,比烧烤店少了二三百两,因此营业额不如烧烤店,最后的净利润却能反超。”

听到烧烤店的净利润被酒楼反超,徐虎被勾起了胜负欲,忍不住道:“这样对比也不甚公允,本月没什么活动,因此生意平平,酒楼却是刚开业,顾客正是新鲜的时候,自然去酒楼的次数多。”

他想自家生意最好的是七□□这几个月份,满汴京的有富人就没有不爱他们家冰镇奶茶的,还有腊月和正月,正是卖烤肉的旺季,在这几个月份,他们也能为姝娘创造净利润超过一千两的神话,这个月只是淡季,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水平,这么比较一点也不公平。

徐虎没好意思说得太直白,宋向民倒是毫不在意的帮他挑明了,“确实,等到天热起来,单单是冰饮的收入,就让人望尘莫及了,我们酒楼就是胜在稳定,营业额起伏不大,有没有新菜品和活动都差不多,毕竟来酒楼的客人多是宴请会友,少部分人才冲着新菜品而来……”

看小伙伴们分析市场情况还挺有模有样,沈丽姝不打算加入进去打乱他们的思维节奏,但光听不参与也挺索然无味的,便转头过去小声跟青娘聊天,“你过来也刚好一个月了,还习惯么?”

是的,今年的团队不但多了徐林徐鹭兄弟俩,后来还吸纳了青娘这个得力干将,她在老家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基本算是沈家小养殖场的厂长,沈丽姝又特别欣赏她,提议她可以空降管理层、接管宋向民的奶茶甜品部门,小伙伴们表示全票通过。

正是有青娘这个能力得到了团队全员肯定的接班人,沈丽姝才放心把宋向民调到酒楼去工作。

至于青娘进城这事,说突然也不是很突然。

跟沈丽姝因为穿越才性情大变的情况不一样,青娘是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安分”的一面,她胆子大想法也多,这两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她得以解放天性,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过得如鱼得水、对生活越来越满意。

但有想法的人不会永远安于现状,一但发现身边的人在进步,他们就不想再原地踏步了。

看到沈丽姝和徐姥爷纷纷在京城买房子,青娘也心动了。

如果现实和梦想的差距太大,大部分人想想也就放弃了,一旦发现努力有视线的可能,就很少有人能忍住不

行动的。

青娘这种行动派,更不可能一直忍耐的,风平浪静的过去了几个月,到底还是鼓起勇气向长辈们透露了心中所想。

据说青娘的这番豪言壮志,把老实巴交的沈家人都吓了一跳。

老徐家年前那么风光的举家搬进城里生活,搞得方圆十里都无人不知,过年走亲戚,熟悉的不熟悉的,都要聊起他们这眼看着飞黄腾达的老亲家,要说沈爷爷沈奶奶不羡慕徐家,那是不可能的,老徐家这回确实是发达了,镇上以前也有赚钱了进城生活的,但一般都是搬到外城,房子也小得可怜,只有老徐家直接从乡下搬进内城,从此就是天子脚下的子民了,说出去都叫人高看一眼。

可是羡慕归羡慕,沈爷爷沈奶奶还真没敢想让自家也效仿。他们知道老徐家的底细,为了那几间屋的宅子,不但掏空了这些年积攒下的老底,还卖了两亩上好的良田,可把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沈爷爷心疼坏了,有那么多钱,为子孙后代多置办几亩良田不好吗?

他绝对不肯卖田卖地去买城里的宅子,当然也买不起,徐家人口少,三五间大屋就够他们一家子住下了,可是以老沈家人丁兴旺的程度,至少要八/九间老徐家那样的大屋,或者干脆买个姝娘家那么大的宅子,才能安置下家里所有人。

汴京二进的宅子,就算是在最偏僻的外城,没有一二千两银子也不可能买得到,真真是把他们全家卖了都凑不了这么多钱。

既然是不可能的事,沈爷爷沈奶奶他们也不去做梦了,羡慕完老亲家的富贵,依然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万万没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孙女,倒是比他们都敢想敢做。

那天徐家搬家,她非说也要替家里出一份力,帮着拎了一袋行李进城,就在人新家吃席的功夫,不知道跟谁打听到了那一块大小宅子的价钱,回家后就琢磨开了,居然也想买城里的宅子。

沈爷爷沈奶奶目瞪口呆,没来得及第一时间阻止孙女,然后一不小心就被她忽悠瘸了。

青娘当然清楚爷奶的性子,也知道他们的家底远不如徐家,没办法说进城就进城,也就没指望说动爷奶搬去城里,但她手头的钱还挺多的,她爹自从当上厨师长,每个月都能有三十多两银子,不怎么花钱,大半都交给了她,再加上她自己和姐妹摘野菜养猪羊攒下来的,如今已有三百多两,完全可以在汴京买个小宅子了。

她甚至还在徐家新屋、从一个据说是牙行掌柜娘子的大娘那里得知了汴京租赁行情,跟长辈提买房的时候就从这个角度出发,表示她手头的银子放着也不会增加,暂时又没有用钱的地方,不如在汴京买个房子租出去,据说每年都能赚好几两银子的租金呢。

反正房子是他们的,别人抢不走,哪天有需要自己过去住,或者要用大钱再卖掉,姝娘和徐姥爷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汴京的宅子不愁卖,价钱也很稳定,买卖都亏不了本,白赚几年房租也是好的。

毕竟他们不像徐家的二舅和姝娘,他们能找到做其他营生的门路,自家却什么都不会,也不敢轻易尝试,出租房子比较靠谱的项目了,至少旱涝保收,没啥风险。

最后这个理由还真打动了沈爷爷沈奶奶,没有人嫌钱多的,如果能找到让钱生钱的办法,当然比只进不出强。

青娘大义凛然的表示她可以帮家里试个水,先买个小宅子试一试,真能靠租赁赚钱,爷爷奶奶也能跟着赚一点,沈爷爷犹豫半天,决定先问问城里的老五和姝娘,他们觉得可行,就让青娘去试试水。

问到沈丽姝这里,她可就不困了,当即巴拉巴拉列举了四五六七条买房的好处,最后对青娘堂姐说:你很有想法,来跟我学做……奶茶吧。

很早以前

,沈丽姝就在考虑要怎么把这位能干的堂姐拉到自己团队中来。

她身边堂姐妹表姐妹加起来也有二三十号人,明明可以组成一支庞大的娘子军,可她们一个比一个文静娴雅、宜家宜室,唯独出了青娘这一个事业心强、能力也不比男生差的“奇葩”。

在世人眼里青娘是奇葩,在沈丽姝这里却是百里挑一的珍珠,她早就眼馋得紧,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现在可算顺理成章了。

心心念念买的房子,自己不住租出去多浪费啊,不如索性搬到城里来,顺便把工作也解决了,入职就是部门负责人,待遇优渥,一个月的工资能抵好几年的房租,这难道不香吗?

进城打工当然是最香的,青娘疯狂心动,沈爷爷沈奶奶听说孙女身边还缺人手,店里还有一个叫贞娘的小丫鬟,加上姝娘和青娘就有三个女孩了,也不用抛头露面,便也当场答应放青娘进城。

于是青娘摇身一变,短短一个月内,从小村花变成了首都有房有工作的都市丽人,她那房子不大,就在徐姥爷家那一片,买的时候马掌柜和徐家都帮了忙,因此买房搬家都相当的迅速。

只是老沈家还没有分家,也不可能分家,如今城里的房子就青娘和她爹沈四伯住着,妹妹荷娘和母亲仍然在镇上安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