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沈丽姝觉得她跟她娘之间,毫无疑问是她娘更了解相处十年的街坊邻居们,请她出面更合适,然后就直接把经费拨给她娘,她什么都不管。

这个过程中,沈徐氏还要负责中途盯工,最后交货更需要严格把关,质量不达标可不能付钱,也是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工作量,但神奇的是,自从接手这份工作,沈徐氏每天神采奕奕,明明还是那个贤惠温婉的家庭妇女,身上竟然偶然会流露出一两分属于事业女性的利落劲。

与此同时,沈徐氏的人缘也前所未有的好了起来,街坊邻居们知道他们家人多口杂,不方便招待邻居串门,于是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叫上沈徐氏去他们家瞧瞧。

沈丽姝觉得她娘都快成为金柳巷里的明星人物了。

徐女士乐在其中,召集她以前凑一块做针线的朋友们给他们家姝娘缝衣裳的同时,自己也下了个单,给两个大儿子各做一身读书人穿的青衫。

大弟二弟果然爱不释手,一试穿到身上,就舍不得脱下来,沈徐氏让他们试试只是为了看合身与否,发现还算合适,也就满意了,冷酷无情要求他们立刻脱下来,“这青衫是专门做给你们念书穿的,你们这两日不念书。不过急什么,赶明儿不就穿上了?”

沈进殊早在他娘伸手之前,就一把蹿到了阿姊身边,紧紧挨着她。与其说是寻求阿姊的庇护,不如说他趁机争宠,他可没忘记阿姊是一路抱着小弟来镇上的,哼,不听话的臭弟弟。

要不是自己正式进学了,沈进殊这会儿也要往阿姊身上爬,但现在必须遵守老师的教导,他只能紧紧贴着阿姊,仰头向娘亲抗议,“老师在家过完清明,就要带着师兄们进京,我们好久都不能穿新衣了吗?”

沈家旺才跟岳父岳母寒暄完,正准备带妻儿去沈家拜见长辈,听到这话惊诧回头:“怎么回事,林举人也要举家进京了吗?”不只是他们,就连徐姥爷他们也面面相觑,紧张盯着孩子们,“不是,这么重要的事,”

大家显然很担心小朋友们才上学没多久,又要成为失学儿童。

沈丽姝看看他俩、尤其是连大弟也丝毫不紧张的神情,就觉得大人们应该是想多了,她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齐孔目说,他们亲爱的秦叔叔二月份会试结束,成绩已经出来,榜上有名,且名次也是中等偏上,按说一个进士及第跑不掉了。

不过在杏榜正式发放之前,就不算尘埃落定,所以秦家包括其他榜上有名的贡生,也都没有大肆张扬,而是继续闭门苦读。

本朝杏榜历来都是三月十五那日,一甲进士簪花戴帽,官差开道,打马游街,乃是汴京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保留节目。

三月十五张榜,那殿试应该就在这之前。

沈丽姝很难不猜测,林举人选择此时进京,是为了亲身感受殿试以及游街的盛况。

家里其他人不知道秦叔叔成为贡生的好消息,她爹却是知道的,这个时候完全想不起来,只能说关心则乱吧。

老爹嘴上不说,心底应该比谁都更重视弟弟们的科举。

沈丽姝这么想着,她大弟比二弟慢了半拍,但也不着痕迹退到她身边,牢牢霸占她的左手,然后才开口解释道:“老师说他有友人参加今次会试,有幸榜上有名,过些时日就要殿试,他想提前进京为友人庆贺。”

果然如此。沈丽姝表示放心了,安静听着长辈们详细询问其中细节,比如林举人要去多久,带了哪几位师兄,剩下的他们哥俩怎么安排云云。

她简直越听越羡慕,原来这已经不是林举人第一回外出访友了,上个月他老人家出了两次门,一次时间长,足足五天,单人赴宴谁也没带,那几天小老弟们都是跟着他们的师兄自学;而另一次则是去邻乡拜访一位同窗,不是很远,林举人顺手带上了最小的弟子,也就是沈进殊。

此时小朋友高高抬起脖子给他们展示玉坠,一脸骄傲如小公鸡的模样,“这是老师的同窗送我的见面礼,是不是很好看?”

等大家欣赏完了小家伙的玉坠,沈文殊才适时的把话题拉上正轨,“这回师兄们也跟着去京城,老师说我们留在镇上,怕也不会乖乖读书,便让我们也回家去,日后友人金榜题名摆宴庆贺,时机合适也可以叫我和二弟同去。”

长辈们都在为林举人有这样牛逼的人脉而兴奋,喜气洋洋讨论起了林举人的好友金榜题名后就要做官,可以如何如何关照故人的话题,只有沈丽姝在真情实感为林举人说走就走的潇洒生活而泪流。

万万没想到,她累死累活也没有过上的幸福生活,已经有人享受得彻底。

可恶,等她实现财务自由,也要这样满世界的浪。

被这个话题耽误了些时间,等沈家旺拖家带口去老沈家的时候,已经到饭点了,于是一家六口留在沈家吃的午饭。

按照传统规矩,扫墓是一定要为先人敬酒的,所以不仅沈家旺特意买了好酒回来,老沈家也备足了,兄弟几个难得如此整整齐齐,于是中午就开了一坛酒喝上了,边喝边聊,中途还不停有沈氏族人或长辈加入,越吃越热闹,一顿饭吃到了下午三四点。

正好让沈文殊和沈进殊有充分的时间,向兄弟姐妹们展示他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青衫。

是的,哥俩还是如愿以偿穿上了新衣服,美了大半天,然后一回到徐姥爷家,就被勒令换下来了,因为徐大舅节前放假了,今晚就要煮沈丽姝心心念念田螺鸭脚煲,这道菜浓油酱赤,吃起来很容易弄脏衣服,沈徐氏怕大弟二弟的新衣服沾上油渍洗不干净,岂不是报废了。

有了美食这根胡萝卜,小朋友们终于被说服了,配合的换上旧衣服,然后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蹲在厨房看徐大舅表演。

这里不可能单买鸭脚,所以田螺鸭脚煲改成了田螺鸭肉煲,两只大鸭子,六七八斤田螺,沈丽姝专程带回来的调料,以及徐大舅娴熟的厨艺,造就了一锅鲜香扑鼻的田螺煲,大人小孩埋头苦吃,也足足干了一个多小时。

吃饱喝足,沈丽姝夜里躺在床上回味美食,感慨还是要想个办法把徐大舅挖走,这基本功和学习能力,去汴京当个主厨也绰绰有余。

嗯,赚了大钱,下一步就给大舅开饭店,冲鸭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