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页

皇帝活了几十年,见到的新鲜事也不少,他自己的儿子前不久才跪在面前眼泪鼻涕的要纳个青楼女子为侧妃呢,唏嘘过后,便暂且将这事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是太尉的女儿,还是让他自己去愁吧,儿女都是债,不到死是还不完的。”

为着周三小姐的事情,皇太子妃在自己宫里边生闷气,一连几日都没出门。

皇太子因着承了茂珠儿之事的人情,倒是着意宽慰几句:“三妹年少,不通世事,一时糊涂也是有的。再则,那人既有些胆色,年岁上也算是合适,若是实在拧不过三妹,便应了她吧。”

皇太子妃额头上勒着抹额,神情少见的有些憔悴,疲惫道:“若只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也就罢了,哪怕是个平头百姓呢,要过饭的乞丐……糊涂啊,周家的脸都被她给丢尽了!”

皇太子看似感同身受的叹了几口气,略坐了坐,问了几句太孙如何,便起身离开,去筹备娶新侧妃入东宫的事情了。

茂珠儿毕竟只是侧妃,不似正妃那般尊贵、是国之储妃,钦天监算了日子,这两天便准备进宫了。

皇太子妃为幼妹之事怄气伤神,威宁侯夫人更是一连几日都没睡好,前者身在宫中,不好频频召见,更不便出宫,反倒是威宁侯夫人更便宜些,吩咐侍从们备了马车,坐上便可以返回娘家。

威宁侯待妻子倒也有些温情,难免谆谆劝道:“三妹是小孩子脾气,越是跟她拧着来,她越觉得自己是对的,父亲此时出征未归,她更没了忌惮,不妨徐徐图之……”

周靖勉强应了一声,吩咐人套上马返回娘家,归宁时脸上忧心忡忡,还家时面庞阴云密布。

威宁侯觑着她脸色,就知道此去必然不顺,不想触这个霉头,便只管低着头吃饭,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

周靖接连去了几日,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日索性不再去了,少见的在床上赖了片刻,这才叫人服侍着起身更衣。

婢女递了刷牙的柳枝过去,又捧了香盐,声音又低又轻:“今天是闵氏入东宫的日子呢……”

周靖“唔”了一声,却听外边婆子隔着垂帘回话,毕恭毕敬道:“夫人,柳氏来给您请安了。”

柳氏到威宁侯府也有一段时间了,看着倒是规矩,也没听侍奉的人说她作妖,周靖吩咐给她安排了住处和月例,她也乖觉,每天清晨起身便往正房来给侯夫人请安。

头几天周靖懒得见她,后来娘家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更无暇理会,直到今天得了空暇,才心血来潮,无可无不可的说了句:“叫她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