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学了半个月,张翠娥总算是把一些常人的字认识的差不多了,虽然还有些不熟悉也老是好写错,但总归不是大字不识一个,至少写她名字的时候写的挺顺利的。

除了张翠娥在学写字之外,王保柱也没有闲着,跟着儿子学习了起来,其实王宝柱是认识几个字的,他爷爷以前是一个老童生,家里面也算是书香世家,这个就自从到他父亲这边家里面就落败了,不过他也跟着认了几个字,也会写,不过认识的不多跟着儿子又熟悉了几遍,又多学了几个字。

除了会认字之外,张翠娥还把100以内的加减法还练得可熟练,这没啥用啊,一会儿香皂动辄就一两千块钱,这谁买得起啊?而且这也不好算呀,不光掰不了手指头,甚至连棍棍都数不了,不过婆婆倒是解决了她这个难题,把他们祖传家的老算盘拿了出来,剥掉上面的一层灰之后,开始教自己的儿媳妇儿打算盘。

张翠娥连续熬了两三个晚上,总算是学会了打算盘,当她兴高采烈的去上班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售货员,只需要记住物品的种类以及物品的价格就行了,根本就不需要她算钱,因为算钱是会计的事呢,还有收银员的事,根本就不关自己一个售货员的什么事,得了,真是白学了一场。

不过也不算是白学,至少知道了这个东西该怎么算,这个东西该怎么计价,比那些寻常的售货员学识高出了不少,也让她在这个商店里站稳了脚跟。

商店的种类非常的少,无非就是卖一些布料和一些肥皂之类的家常用品,不过买布料可以去裁缝铺或者是布店买肥皂的话,也可以去杂货铺,犯不着来他们这个小小的商店,因此他们这个商店的生意倒是一般般,不过人员倒是挺多的,光是售货员就有十几个,更别提那些乱七八糟的收费员,还有那些会计之类的,杂七杂八加起来都快有四五十个了。

张翠娥才不管这些呢,只要老板按时发工资,那老板什么都是对的,而且这是国营的商店,她不用担心,自己会无缘无故的被别人炒了,更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压榨了,甚至也不用担心工资会发不出来。

张晓晓把户口弄的差不多了,同时也把周围的邻居熟悉得差不多了,花大婶确实有三个儿子,他们一家人确实不好惹,但是知道自己成为了街道部的干事之后,就对自己客气了很多,反正也没来他们家找过麻烦。

第61章 中秋

眼看着要过中秋了,单位不可能连个礼品都不发,所以他们每个人都领了一斤的月饼,然后外加三两的红糖,同时还多了一天的假期。

张晓晓是比较高兴的,她来到这个世界挺久了,除了自己之前买的核桃酥之外,她就再也没有买别的糕点了,主要是这边的糕点真是贵呀,一斤都就得上千块,甚至贵一点的都得上万,他是真的吃不起,与其用这些钱去买那些华而不实的糕点,还不如多买些粮食好好的给孩子们补一补。

几个孩子也很乖巧,从没有要求过什么,跟没有说要过什么零嘴之类的,但是他们没要,不代表张晓晓不会给他们买,反正拼夕夕系统里的糖果挺便宜的,尤其是麦芽糖,几十块钱就可以买个四五包,而且一包就能吃好几天,还能把几个孩子都哄高兴了。

有的时候张晓晓也会买一些这个世界的零食,她买不起太贵的,但是可以买一些便宜的,比如最便宜的糖油果子只需要10块钱一个,买个5个,每个人一个当做早餐又甜又香,而且还是用油炸的特别的划算。

虽然她的工资看着挺高的,一个月几十万块钱,但是现在物价太高了,是完全养不起几个孩子的,就比如孩子们的书本费吧,因为是同一年开学,学费特别的少,但是必须买书本,这一本书就得几千块,这几个孩子的加起来都得上万了。

除了书本之外,还需要买一些本子以及一些铅笔,本子的话几百块一本,铅笔的话也是一百多块钱一根,这平均一个星期就得用掉五个本子以及四五支铅笔。

本子非常的小,总共也就二三十页,虽然两面都可以写,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的多,还要经常写作业之类的,所以耗费也特别的大。

除了本子之外,铅笔也用的特别的快,几个孩子已经够算了,就算是铅笔用完了,他们也会用纸把铅笔卷起来,然后握着上面的纸杆子着继续写,直到铅笔再也写不出来了。

铅笔的事情都好说,9块9就可以买50只,而且还送一只削笔刀,本子的话就更好说了,那种白本子更是数不胜数,甚至10块钱都可以买30本。

在买铅笔的时候,张晓晓是小心又小心,因为大多数的铅笔都带着一些图案,她选的就是那种木质的结构上面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橡皮,因此她只能又重新给孩子们买了一个橡皮,不过那个东西特别的耐用,一个都可以用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