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这个……”厂长犹豫了一下,“我们接下来两个月生产的挖掘机,都被预定了。算是别人的东西,我们这边做主,把新机器送去川省使用,会不会不太合适?”

他话是这么说着,可心里还是倾向于支持肖倩倩的提议,“我打个电话,先跟省长汇报商量一下,然后还得征得客户的同意。”

好在这个年代的人,大多有着很高的觉悟,再加上,八一厂承诺,使用过的挖掘机,会经过一次全面检修、保养之后,才归还给原单位,所以根本没人反对这个建议。

事情办得很高效,当天下午,无论是八一厂的新挖掘机,还是已经出厂的、其他单位正在使用的旧挖掘机,都被运往川省,成为救援的力量。

熟练掌握开挖掘机技能的员工,也签下了赴往前线的请愿书,冒着余震的危险,在灾区负责吊起、挖掘障碍物的任务。

八一厂旗下几个工厂,还有另一头的收音机厂,都组织了全体员工,号召捐一些容易运输的食物、衣物等,然后捐赠给受灾区。

家里条件比较好的,都捐了一些。没办法直接拿出合适物资的,干脆另外又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经过财务会计的严格核算后,直接把捐款打到川省政府。

这次震级最高八级、余震也有二到五级。唯一幸运的是,除了最开始的第一波大震动,有对周边省市产生一些影响之外,之后的余震,基本都在川省内部。

而川省已经进入到全面救灾模式,遇灾当天,就对全国通报了大致灾情,之后每一天,都有更新新的数据。

全国人民,都在通过报纸、收音机、或者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大喇叭,来关心不相识的同胞们。

肖倩倩也在关心,让她觉得庆幸的是,大约她跟萧鑫特意造成的谣言是有用的,这一次,受灾情况,比原本记录中的要好许多。

当然了,财产损失依然非常严重,可遇难的人大大减少。

原本预计有二十万左右的人死亡,更多的人重伤……这一次,绝大多数人,在地震发生前,就不安地到户外呆着了,只有实在运气不好的人,被附近的建筑砸中要害,或者急着要回去挽回家产,被余震所伤。

一个多月后,救援结束,国家出面,把八一厂送去支援的那些挖掘机,买下了三台中型、七台小型,留在川省各地,进行灾后重建。被插队的其他客户,也毫无怨言。

另外,官方也公布了最终的受灾数据,遇难者两万多人,比最开始大家预计的要少。

九月一号,最高领导人,在黑白的小小电视中发声,肖家则是通过收音机聆听。

在对灾情表示沉痛、对受难者表示追思之后,他拖着病体,用虚弱又坚定的声音说:“我们华国自建成后,多灾多难,但我们的人民,总是淳朴又坚强地熬过来了。我们要相信,这个由我们自己夺回的、自己建立的新华国,未来会越来越好。”

其实对于这次讲话,负责领导人身体的医生,是不建议他亲自露面的。即使要亲自发表讲话,也最好简短地说完,然后回到病床上休息。

但领导人深知,在这场被全国关注的大灾难之后,人民肯定需要安抚。也只有他,才能完成这件事。

所以,他在讲完秘书准备的发言稿之后,依然没有离开,而是深吸一口气,继续说:“或许其他地方的人还不知道,在我们华国的威省,有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市,叫徐市。”

听到这里,不止所有的徐市人,就连肖倩倩一家人,都愣住了。

他们知道领导人身体状况很差,这次讲话,肯定是让医生下了什么猛药,这才能坚持站着、对全国人民发言的。

可没想到,在此之前,他居然一直在关注着国家这段时间的发展状况。肖倩倩跟萧鑫互相看看,眼眶都泛红了。

领导人把徐市最出名的两个工厂——徐市收音机厂、八一汽车厂,两边的起家史给说了一遍。他躺在病床上,虽然无法再处理公务,但对于影响国家的大小事件,确实还在通过秘书等人,在密切关心着。这一点,从他了解徐市发展的许多细节,就能体现出来。

他先是直接点名肖毅,夸他专注技术生产、关注国家利益,先后带头开发出收录机、随身听,这两样在国际上大受欢迎的产品,并且第一个提出,在国际上申请专利,保护自己国家的技术利益,从而让华国安全、顺利地赚取了大量外汇。

然后露出一丝微笑,说肖毅的女儿、女婿同样优秀,即使没有依靠父辈,独立在另一个工厂工作,也同样秉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带着原本表现很普通的八一汽车厂,先转型做三轮车,然后研究出属于华国自己的燃油发动机,在这之后,没有停下步伐,改进、研发出性能更高更稳定的挖掘机等等。这挖掘机,便在这次的救援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省外打出了大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