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肖倩倩在这些事上,已经想了很多,趁着这次,干脆一股脑都给说了出来,给厂长做参考。

“我们厂里太缺乏具有管理才能、管理权力的人了,这一点不快点解决的话,未来迟早会拖累我们的发展。”

“倩倩说的很有道理。”蔡部长点点头,“尤其是老盛那边,他本来年纪就大了,还兼任两个部的部长,现在还要他亲自去开展业务……许多重要的事情全压在他肩膀上,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目前八一厂在常厂长领导下,有运输部、财务部、生产部、技术部。

运输部那边的事情相对简单,就是舒部长管着所有司机跟司机的学徒,以及八一厂自用的卡车,还有跟生产部沟通定期维修、保养卡车的事情。那边职能划分太简单,即使之后运输部的业务再翻倍,也只需要增加正式司机人数,以及给舒部长增加一个助理就行。

在这方面,厂长也是同样的意思。

剩下的三个部门就复杂了。

先是财务部,目前厂里所有跟资产、材料、金钱等挂钩的,都要过财务部的账。自从七一年初有了财务部以来,厂里的账务就没出过什么大问题,蔡部长也是深得厂长信任,而最初那两个会记,现在也都是工资比较高的正式工了。

但是,现在技术部要经常出差——出差费用的审核与报销是会记的活,然后维修点耗费的零件审批也是要经过仓管跟会计双重审核;生产部就更杂了,什么采购原料、仓储利用率、产线报废率、员工出勤及工薪、利润等等,一大堆的东西,最终都要走到财务部这边来,现在还要加上一个玩具车的产线,更是烦人,两个会计根本忙不过来,有时候蔡部长自己都得分担会计的任务。

财务几乎是一个工厂的命门,他们也不敢犯错,可再这么忙下去,忙昏头的情况下,会计还能不能保证正确率,也是一件很悬的事。所以蔡部长今年一开年就提出要增员的请求了。

“老盛那边先不说,老蔡啊,你这,如果我要把找新会计的事情,给拖到五六月份,你你这能坚持住不?”厂长问道。

原先蔡部长已经同意这个安排了,可现在,厂长处于关怀的角度,再问一次,他也实话实说,“新会计不来,我们部门就得一直加班。要不是现在工作难找,我们给会计开的福利也还行,我办公室那两个,”蔡部长苦笑着摇摇头,“他们都累得想逃走了。”

会计的正常上班时间,是长白班十二小时。一般来说,这十二小时包含中午午休一小时。

可在财务部,午休是不存在的,他们一吃完午饭,就得回来忙碌,然后晚上下班了,他们还是要继续忙碌,一定要把当天的任务完成,才敢回家去。不然的话,做不完的审核跟计算,会越积越多。

知道蔡部长不是个爱夸张的人,厂长听了沉默许久,“可这一时半会的,也找不到靠谱的会计啊。你们现在这么忙,又抽不出空来亲自指导新人。”

“厂长,”肖倩倩小声提了一个有点损的主意,“要不然,我们去挖其他厂的会计?”

厂长:……

厂长瞪了肖倩倩一眼,“你出去可别这么说,影响兄弟厂之间的感情。”

“哦……”肖倩倩无奈地缩小自己存在感。

她这样提,是因为在未来的记录里,不同的工厂、公司之间,互相挖角人才,或者人才自己跳槽,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且,以现在许多厂子的状况,基本上都处于破产边缘,全靠国家那一点扶持费用来生存了。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

肖倩倩自从在农贸市场那边学习了许多新鲜的知识后,就不再认可当下的一些社会现状。与其把资源浪费给那些无法创造出实际价值的工厂,不如把资源调拨大部分出来,给更具有能力的工厂。

就打个比方,假如八一厂得到大量的资源倾斜,他们做大做强了,必然不能只限制在八一厂原来的这点规模上。要扩建、或者去外地开分工厂,不都需要新的劳动力跟机器么?这样一来,就带动整个社会,往整体提升的方向发展了呀。

但这种思想,她可不敢明着说出来。会提出挖别家的员工,也就是现场只有她、厂长、蔡部长三个人,不担心这话会传出去。

厂长没同意这个“损”主意,可蔡部长却动了心思。

他想了想,说:“厂长,虽然挖那些正常运营的工厂员工,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可若是刚好有哪里的工厂倒闭了,我们去接手他们的下岗工人,应该没问题吧?”

“这……”厂长一时被问住了,“这附近的小汽车厂,当初要么同意合并到八一厂,要么已经倒闭了,现在哪还有将要破产的汽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