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可你们那三轮车好像也是靠脚蹬的,我找人多做几辆木板车,不就跟你们这三轮车起到的作用差不多了?”张梅其实在看见他们骑着三轮车过来后,就已经动心了。只是,她还想听听这些人怎么说,这车子具体有哪些好处,光看空车也不行。

“不一样的。”萧鑫急忙回。

然后张梅看向他,萧鑫有些紧张地握了握拳。

可这三轮车,从头到尾的过程,他都有参与,这就跟他另外意义上的孩子一样,他对这款三轮车是极其了解的,拿稍有手艺的木工都能做出来的木板车,来跟他们精心设计的三轮车相比,实在是让他有些不高兴。即使紧张,他还是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款三轮车,是我们全厂技术员耗费了许久时间,特意根据周边路况而做出来的。在地势比较平稳的地区,这么大的一辆三轮车,也只需要一个人就能骑得动。车子最高载重是两千斤,若雇工体力差一些,前面可以坐下三个人,同时踩脚蹬。

你们要是拿木板车来换算,即使找来最年轻力壮的男人,也没法让三个人拉着木板车载两千斤的货,更别说拉车比蹬车要费力许多了。”

“我们这款三轮车,车头部分遮雨防晒,车后箱是可拆卸的,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露天载货,还是封闭载货。而且车子总共有五个轮子,即使意外破了其中一个轮子,也能先把货物全卸了,正常骑着空车等待维修后再使用。

不管怎么说,三轮车用起来总归比木板车省力……”

说了这么多话,萧鑫见张梅还是盯着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反正我觉得我们厂做的三轮车,很实用。”

“噗,你这小年轻,”张梅摇摇头,“都到我面前推销东西了,说起话来还害羞,你这样可不行啊。”

话虽这么说,张梅却并没有什么嫌弃的意思。

她看向陆总工,“你是他们之间领头的吧?你来具体说说看,我要是买这三轮车,具体有什么好处?”

陆总工也是第一次搞推销啊,他不好在后辈们面前露怯,沉思一番,干脆照着之前肖倩倩准备过的那个稿子,稍微整理一下,一条一条地往外背。

萧鑫都忍不住一直往陆总工那看,心想:原来还可以这么干,学到了,下次还是不要自己临时组织语言,直接照着老婆准备好的稿子来说吧。他不是对三轮车的优点不够了解,他是跟陌生人讲话时就紧张,脑子就像会故障一样,卡顿卡顿的,就组织不好语言。

三轮车的优势其实很明显,人力车不需要额外消耗燃油,也就是说,除了要安排一到三个人来骑车之外,就没别的损耗性投资了。

而且这三轮车的载重量足有两千斤,在这车子进出不便的乡镇道路上,两千斤的建材,换成用木板车拉,得足足用将近六个木板车,还把拉车的人弄得累死累活的——木板车本身也挺重。另外,三轮车比其他人力拉车或者人力抗、抬等方式,都节省时间。

节省时间对于做工程的人来说很重要。现在徐市有许多工程要做,这小亭镇后面还接着其他的乡镇,若是这边的桥跟铁轨一直没完成,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所有乡镇的工程。

而且,这款三轮车作为一个新产品,它最打动张梅的一点,就是当初肖倩倩提出的:一个月内包退换、一年内凭保修证免费维修,八一厂会在售出三轮车的乡镇里,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临时维修点,每周都有一天会过来,要是车子出问题了,可以送过去维修。即使喊人到现场来修,也只是要额外给技术员一笔上门费罢了。

这些所谓的售后服务,在当下还是很新鲜的东西。张梅可没想过八一厂会在这上面欺骗她,现在诈骗罪可是很严重的。

“刚好我们最近有大量的水泥、钢筋要运进来,正犯愁着光靠人力,工程进展得太慢呢,你们这两辆三轮车都留下来吧,我开个条子,第一个月算试用,没问题的话,我会让人把钱跟券送你们厂里去。”

第一个月包退换是八一厂主动提的,张梅说她要试用一个月再付款,道理上也说得通。

现在大家比较单纯,至少这种负责正规建筑工程的领导,不可能会骗两辆车子。

陆总工只是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不管怎样,先把车子卖出去再说。

半小时后,他们拿着盖了小亭镇小亭桥建筑工程办公室公章、张梅签字以及她的私人印章的证明,踏上了回去的路。

走了一半,到了中午十一点,气温越来越高,五个人都是忍不住各种去蹭有阴凉的地方走,“谁能想到,我们骑着车子来,却要走着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