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然他妈妈更着急,知道儿子成功追到人之后,愣是喜气洋洋地把家里翻新装修了一遍,连新房都给准备好了。然后她跟常欢要来八一厂的电话号码,直接一通电话打到了八一厂的厂长办公室。

39 [VIP]

第39章

电话响起的时候, 肖倩倩正在厂长办公室里。

八一厂完成管理改革后,一切欣欣向荣,不过, 大家还是需要时间来完全适应新的管理方式。这天周一, 厂长就决定让几位部长、技术组总工、所有班长都到他办公室来, 一块开个会,说说有没有什么管理上的困难。而肖倩倩来参与, 既是帮忙来出主意的,也是顺带给做一下会议记录的。

班长们身在生产一线, 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他们每天要经手不少记录表格, 而这些表格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庞大的数量。

“我们每班的维修有记录,生产计划、计划达成量要记录,品质状况要记录,员工出勤也要有记录……再加上属于财务部那边的,原材料入库、出库记录,各种半成品或成品的入库、出库记录, 还有每个月各岗位员工薪资的表格等, 这些也是需要班长先确认一遍,才能走到财务部长那去。用过的记录表有可能还会需要拿出来比对, 就不能随意扔掉,一天天往仓管那小办公室里堆,都快堆成小山了。

而且生产线上总有些人记性不好,对于自己被扣除的工资、还有未完成的工作都没个数, 动不动要翻我们办公桌上的记录表, 谁都想翻看一下, 好好的一张表被弄得脏兮兮的, 有些甚至被撕破了,闹得我们得重新抄录一份,麻烦死了。”

“记录表都堆在仓管那的问题,白晚班的两位仓管也跟我反馈过,他们办公室就是被隔出来的一个小空间,实在放不了那么多文件,更何况那些纸都堆在地上,时间长了,文件肯定会烂掉。

而且现在白班晚班各有一个仓管,他们经常要被喊去盯着东西的入库出库,要核对数据,有时候被这个车间的人喊去了,另一个车间的人就没法在办公室找到他们人,他们自己总是累不说,还有点影响仓库的运转。作为临时工,他们每个月只拿那么点工资,但分配的活太多太累了。”

这是财务部部长说的。

财务部算是厂里人最少的一个部门了,就一个部长加两个仓管、一个会计,他们虽然是后加的部门,可负责的事情并不少,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确定是实实在在的忙不过来。

“厂长,我觉得会计得加到两个人,仓管白晚班也都至少再要两个。之前的会计跟仓管做的很好,我申请给他们转正,工资至少比照着质检组长的水平来吧。”

“他们财务部确实忙不过来。”生产部长帮忙说话,“之前大冬天最冷的时候,我见着他们仓管,都是到处跑,跑得一脸汗。”

哪些员工的工作实实在在超负荷了,是大家都能看出来的,这会儿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反驳。

唯独技术组的总工有一点点尴尬,工厂改革之后,原本好像总是忙忙碌碌的技术工们,现在反而看起来最轻松了。

刚开始他安排着底下的技术员们,把所有的图纸给整理好,还重新绘制了备份版本,等这些事做好之后,他们技术员就成了生产线的砖,看哪缺人,就自个往里钻。

有些技术员实在不好意思吃空饷,现在做的活,其实就跟线上的员工差不多了。

厂里的正式工名额有限,财务部显然真的要人,这时候,显得清闲的技术组,就很不好开口。

这种发展在肖倩倩的预料之中,她坐在厂长身后,做好各位领导的发言记录后,小声给厂长出主意,“表格可以再简化,然后我们可以在每个车间里弄块大黑板,每日记录表改成每周或每月的,表格框就用颜料画在黑板上,由班长往上面填,填好了,再抄录到纸质表格上,这样班长手里有文件备份,员工自己可以直接看黑板,不用去找班长翻文件核对。”

“而且,表格简化后,需要储存的文件量会减少很多,在生产部长的办公室加个专门的文件柜,用来封存过去的文档,按年份、月份来归类装订,加个封面,这样即使以后有什么事需要翻看之前的文件,也很容易找到。”

厂长点点头,照着肖倩倩这个思路,再细化一下,先把几位班长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不只是四个大车间,还有仓管的办公室里,都装个黑板。车间里装的要大一些,我跟倩倩商量一下,把每日表格更新成周记录表或者月记录表,弄好后让她拿给你们,以后不许员工再找班长看纸质文件,他们有什么疑惑就看黑板上的记录,随意翻动班长的办公桌,直接扣钱,翻一次就扣一毛钱!”